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嘉宾钦竦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列传〉~037~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也。祖茂,汉尚书令。父潜,魏尚书令。秀少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文。叔父徽有盛名,宾客甚众。秀年十馀岁,有诣徽者,出则过秀。然秀母贱,嫡母宣氏不之礼,尝使进馔于客,见者皆为之起。秀母曰:「微贱如此,当应为小儿故也。」宣氏知之,后遂止。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有裴秀。」
典故
梁竦劳州县
 
梁竦庙食

相关人物
梁竦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竦传》
竦生长京师,不乐本土,自负其才,郁郁不得意。尝登高远望,叹息言曰:「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后辟命交至,并无所就。有三男三女,肃宗纳其二女,皆为贵人。小贵人生和帝,窦皇后养以为子,而竦家私相庆。后诸窦闻之,恐梁氏得志,终为己害,建初八年,遂谮杀二贵人,而陷竦等以恶逆。诏使汉阳太守郑据传考竦罪,死狱中,家属复徙九真。辞语连及舞阴公主,坐徙新城,使者护守。宫省事密,莫有知和帝梁氏生者。

例句

梁竦庙食,赵温雄飞。 李瀚 蒙求

王浚爱旌旗,梁竦劳州县。 杨巨源 题赵孟庄

《漢語大詞典》:竦然
(1).恭敬貌。后汉书·黄宪传:“ 潁川 荀淑 至 慎阳 ,遇 宪 於逆旅,时年十四, 淑 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 明 方孝孺 《题杨先生墓铭后》:“获聆 白鹿子 言论,固已竦然敬之。”
(2).惊惧貌。竦,通“ 悚 ”。后汉书·明帝纪:“永览前戒,竦然兢惧。”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余亦惧夫流而至于此也,读之竦然,为之汗下。” 鲁迅 《呐喊·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國語辭典》:竦身  拼音:sǒng shēn
纵身往上跳。《淮南子。道应》:「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
《漢語大詞典》:竦动(竦動)
惊动;震动。后汉书·南匈奴传:“ 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虽其言鄙野足以备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 宋 欧阳修 《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表》:“当是时, 子方 之风竦动天下。” 明 王廷相 慎言·小宗:“行过高者,易竦动於众;事执古者,不受变於俗。”
分類:惊动震动
《漢語大詞典》:竦听(竦聽)
恭听。《隋书·音乐志中》:“百灵竦听,万国咸仰。”
《漢語大詞典》:竦立
(1).耸立;挺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迴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为瓌异。” 朱自清 《怀魏握青君》:“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
(2).恭敬地站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问者爇香於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闢,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
《漢語大詞典》:竦竦
(1).高耸貌。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瑟瑟凉海风,竦竦寒山木。” 唐 韩愈 《答张彻》诗:“缘云竹竦竦,失路麻冥冥。”
(2).耸动貌;颤抖貌。 宋 梅尧臣 《送郭功甫还青山》诗:“来何迟迟去何勇,羸马寒童肩竦竦。” 刘半农 《饿》诗:“他真饿了!--饿得他的呼吸,也不平均了;饿得他全身的筋肉,竦竦的发抖!”
《漢語大詞典》:森竦
(1).耸立,挺立。 隋炀帝 《北乡古松诗》:“古松惟一树,森竦詎成林。”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柯叶森竦,株根盘礴,与诸树不同。”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五八:“ 欧公 秀眉凤目,高颧丰颐,风骨森竦非常。”
(2).指因恐怖等而毛发耸立。 明 李昌祺 《月夜弹琴记》:“﹝ 乌斯道 ﹞乃捐俸构其堂於泮池之上,刻其影於碑石之阴,仍作文刊诸廡下,读者为之毛髮森竦,涕泗交颐,而节妇之名愈彰矣。”《老残游记》第九回:“﹝ 子平 ﹞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勃然色变。”
《國語辭典》:竦峙  拼音:sǒng zhì
耸立。《文选。张衡。西京赋》:「通天訬以竦峙,径百常而茎擢。」汉。曹操〈步出夏门行〉:「水何淡淡,山岛竦峙。」
分類:耸立挺立
《漢語大詞典》:竦踊(竦踴)
亦作“ 竦踊 ”。
(1).企望貌。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于时观者,莫不虚心竦踊,咸侧息而延佇。”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夕咏牛女》:“徒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观。” 宋 司马光 《九月十一日夜雨宿南园》诗:“临风徒竦踊,志愿焉能谐?”
(2).跳跃;腾跃。竦,通“ 耸 ”。南齐书·始安贞王遥光传:“ 遥光 大怒,於牀上自竦踊,使杀 歷生 儿。” 唐 白居易 《贺云生不见日蚀表》:“感贺忻戴,倍万常情,无任忭跃竦踊之至。”
(3).涌现貌。 宋 叶适 《瑞安县重建厅事记》:“民来观者,倾动惊骇,忘其百年之陋,而以为今日之瑰杰丽伟,竦踊而独出也。”
(4).焦躁不安的样子。晋书·傅玄传:“ 玄 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唐 王维 《与工部李侍郎书》:“古人有此,今也未闻,所以竦踊惕息,通夕不寐。”
(5).振奋;振作。 明 高启 《四臣论》:“使强者不敢伤,谗者不敢毁,则彼必竦踊风生,刺举无避,以尊朝廷之势,而大姦可除矣。”
(6).犹怂恿。竦,通“ 怂 ”。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疗蛇毒药》:“﹝道人﹞曰:‘此人死矣,我有药能疗,但恐毒气益深,或不可活;诸君能相与证明,方敢为出力。’众咸竦踊劝之。”
《漢語大詞典》:震竦
震惊,惊惧。后汉书·郅寿传:“三辅素闻 寿 在 冀州 ,皆怀震竦。”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其餘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蒞皆震竦。” 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那 王敦 呵……拥兵 石头 ,鸞舆震竦,寝园骚动。”
分類:震惊惊惧
《骈字类编》:上竦
诗南有乔木不可休息传南方之木美乔上竦也 尔雅如木楸曰乔注楸木性上竦 尹枢华山仙掌赋拓迹崇岫据奇叠嶂迢亭上竦赫奕东向
《漢語大詞典》:竦肩
耸肩。表示震惊。竦,通“ 耸 ”。 宋 苏洵 《祭史彦辅文》:“瞋目大呼,屋瓦为落,闻者竦肩。”
分類:耸肩震惊
《漢語大詞典》:竦息
谓因恐惧而屏息。汉书·叙传上:“ 定襄 闻 伯 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臣诚竦息,不遑寧处。”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 恪 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更罢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 明 归有光 《怀竹说》:“竦息顾虑,择地而蹈,将不能以一日自安。”
分類:恐惧屏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