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冥冥避
  
孤鸿避弋
 
弋人空慕
 
弋慕鸿
 
弋者慕
 
弋者篡
 
歌鸿冥
 
高鸿
 
高鸿避弋
 
鸿入冥冥
  
鸿惊避弋


汉·扬雄《法言·问明》
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鹪明遴集,食其絜者矣;凤鸟跄跄,匪尧之庭。」晋·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禦之。」

例句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弋者甚多应扼腕,任他闲处指冥鸿。 韩偓 味道

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國語辭典》:篡夺(篡奪)  拼音:cuàn duó
以不正当的手段强力夺取。《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
《國語辭典》:篡逆  拼音:cuàn nì
篡位、谋反。《三国演义》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分類:篡夺叛逆
《國語辭典》:篡弑(篡弒)  拼音:cuàn shì
弑君而夺取王位。《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为人臣子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诛死之罪。」《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只有汉高祖,姓刘名季,他取秦始皇天下,不用篡弑之谋。」
分類:弑君篡位
《國語辭典》:篡位  拼音:cuàn wèi
以不当手段夺取君位。《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序》:「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三国演义》第八回:「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國語辭典》:篡窃(篡竊)  拼音:cuàn qiè
强夺、窃据。《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
分類:篡夺窃取
《漢語大詞典》:篡国(篡國)
指篡夺君位或政权。后汉书·党锢传序:“至 王莽 专伪,终於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紼,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助篡国之反贼,称帝号於 洛阳 。”
《漢語大詞典》:篡立
篡位自立。左传·隐公四年“及 卫 州吁 立,将脩先君之怨於 郑 ,而求宠於诸侯,以和其民” 晋 杜预 注:“诸篡立者,诸侯既与之会,则不復讨,故欲求此宠。” 明 李东阳 《重建诸葛武侯祠堂记》:“及 魏 丕 篡立, 昭烈 顾命,侯益自奋激,佐庸主而不隳其志,,累蹶累进,至于毙而后已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九一三年三月, 剌葛 一面派 迭剌 、 安端 等去谋杀 阿保机 ,一面引众至 乙室堇淀 ,准备旗鼓,图谋篡立。”
分類:篡位自立
《漢語大詞典》:篡杀(篡殺)
弑君而夺其位。史记·楚元王世家论:“使 楚王戊 毋刑 申公 ,遵其言, 赵 任 防与先生 ,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汉书·地理志下:“昔 太公 始封, 周公 问‘何以治 齐 ?’ 太公 曰:‘举贤而上功。’ 周公 曰:‘后世必有篡杀之臣。’其后二十九世为彊臣 田和 所灭,而 和 自立为 齐 侯。”隋书·天文志下:“其后 侯景 篡杀,皆国乱亡君,大丧更政之应也。”
分類:弑君
《漢語大詞典》:篡取
犹夺取。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大长公主 执囚 青 ,欲杀之。其友骑郎 公孙敖 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后汉书·窦宪传:“虽俱骄纵,而 景 为尤甚,奴客緹骑依倚形势,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 宋 苏辙 《论西边商量地界札子》:“方欲内安酋豪,外结朝廷,竢内外无患,然后徐篡取之。”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一是 梅姑庙 ,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
分類:夺取
《漢語大詞典》:篡盗(篡盜)
篡权盗位。汉书·王莽传赞:“ 莽 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权,遭 汉 中微,国统三絶,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姦慝,以成篡盗之祸。”三国志·吴志·甘宁传:“今 汉 祚日微, 曹操 弥憍,终为篡盗。”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弑逆篡盗者国有,淫纵破义者比肩。”
分類:篡权
《漢語大詞典》:篡乱(篡亂)
谓篡权乱世。后汉书·张纯传:“自 昭帝 封 安世 ,至 吉 ,传国八世,经歷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比。” 唐 元稹 《楚歌》之一:“干戈长浩浩,篡乱亦纷纷。”
分類:篡权乱世
《漢語大詞典》:篡臣
谓篡夺君权之臣。荀子·臣道:“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
分類:篡夺君权
《漢語大詞典》:篡贼(篡賊)
谓篡逆之人。 明 方孝孺 《赠士渊序》:“ 孟子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汉文帝 、 唐太宗 尝用之以致治, 诸葛亮 尝用之以诛篡贼, 韩愈 尝用之以闢佛 老 ,他若 董仲舒 、 贾谊 、 司马迁 、 扬雄 皆用之,成一家言。”
《漢語大詞典》:篡人
谓篡国之人。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且 莫氏 以篡得国, 交 人虽蛮夷,固未必尽肯甘心为篡人役也。”
《國語辭典》:冥鸿(冥鴻)  拼音:míng hóng
高飞的鸿雁。比喻避世之士,或高飞远引。唐。白居易〈范阳张公墓志铭〉:「天骥冥鸿,始自筮仕。」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國語辭典》:鸿飞冥冥(鴻飛冥冥)  拼音:hóng fēi míng míng
鸿雁飞向高远的天际。比喻超然世外,以远祸患。汉。扬雄《法言。问名》:「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