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8,分3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妆浅休啼脸
贵妃醉脸
词典
双脸
笑脸
脸霞
醉脸
脸红
红脸
脸儿
脸上
丹脸
脸波
桃脸
两脸
杏脸
典故  
折腰行
  
孙眉
 
孙寿愁眉
 
龋齿孙娘
  
妆浅休啼脸
 
孙寿妖态
 
孙寿眉
  
孙寿折腰

相关人物
梁冀
 
孙寿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玄孙)梁冀〉~79~
弘农人宰宣素性佞邪,欲取媚于冀,乃上言大将军有周公之功,今既封诸子,则其妻宜为邑君。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千万,加赐赤绂,比长公主。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墯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冀亦改易舆服之制,作平上軿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拥身扇,狐尾单衣。寿性钳忌,能制御冀,冀甚宠惮之。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服妖〉~3270~
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要步、龋齿笑。所谓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要步者,足不在体下。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此近服妖也。

例句

西施捧心,孙寿折腰。 李瀚 蒙求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李端 妾薄命

芳树文君机上锦,远山孙寿镜中眉。 罗隐 题袁溪张逸人所居

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

堕髻还名寿,修蛾本姓秦。 韩偓 无题之二

殷勤为报梁家妇,休把啼妆赚后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十六

典故
贵妃醉脸

相关人物
杨玉环(杨贵妃)


《松窗杂录》
太和、开成中,有程脩己者,以善画得进谒。脩己始以孝廉召入籍,故上不甚以画者流视之。会春暮,内殿赏牡丹花。上颇好诗,因问脩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脩己对曰:「臣尝闻公卿者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上闻之,嗟赏移时,杨妃方恃恩宠,上笑谓贤妃曰:「妆镜台前,宜饮以一紫金盏酒,则正封之诗见矣。」
《漢語大詞典》:双脸(雙臉)
(1).两颊。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五马停珂遣借问,双脸含娇特好羞。” 南唐 李中 《春闺辞》之一:“尘昏菱鑑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宋 晏殊 《破阵子·春景》词:“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鬭草赢,笑从双脸生。”
(2).用两块布缝合而成,中间有脊的鞋面。 老舍 《骆驼祥子》一:“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
《國語辭典》:笑脸(笑臉)  拼音:xiào liǎn
带笑的面容。唐。李峤 诗:「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女人听了,不但不怒,而且笑脸相迎。」也作「笑容」。
《漢語大詞典》:脸霞(臉霞)
指泛在脸上的红色。 宋 周邦彦 《醉桃源》词:“烧蜜炬,引莲娃,酒香薰脸霞。”
分類:脸上红色
《漢語大詞典》:醉脸(醉臉)
醉后的面色。 宋 苏轼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醉脸春融,斜照 江 天一抹红。” 宋 张耒 《和陈器之谢王渑池牡丹》:“御袍黄粉天然薄,醉脸胭脂分外殷。”
分類:面色
《國語辭典》:脸红(臉紅)  拼音:liǎn hóng
受事物刺激而脸色发红。《儒林外史》第四回:「二位恐怕脸红,不敢多用,吃了半杯放下。」《红楼梦》第二六回:「四目却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
《國語辭典》:红脸(紅臉)  拼音:hóng liǎn
1.红的脸。如:「红脸关公」。
2.害羞的样子。唐。司空曙 观妓诗:「翠蛾红脸不胜情,管绝弦馀发一声。」
3.发怒、闹彆扭。《红楼梦》第十一回:「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
《国语辞典》:脸儿(脸儿)  拼音:liǎn ér
1.面孔。如:「她的脸儿红扑扑的像蘋果。」
2.物体前面的部分。如:「书脸儿」。
分类:面孔
《國語辭典》:脸上(臉上)  拼音:liǎn shàng
1.面庞。如:「婴儿洗过澡,吃过奶,脸上泛出幸福的微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望严公脸上,只一拳,打个满天星,昏晕倒了。」
2.面子。《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济川脸上也很觉得不好看。他表兄更是妙人,衣服换过,靴子仍套在腿上,一个呵欠,烟瘾发作。」《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或者像老三、老二候选个县官,也与祖宗争气,我们脸上也有光辉!」
分類:脸上面颊
《漢語大詞典》:丹脸(丹臉)
(1).红润的面容。 唐 许浑 《神女祠》诗:“长眉留桂緑,丹脸寄莲红。” 五代 徐夤 《勾践进西施赋》:“波浅丹脸,鸦深緑鬟。” 宋 赵彦端 《鹧鸪天·文秀》词:“丹脸嫩,黛眉新,肯将朱粉污天真。”
(2).比喻红色的花瓣。 唐 罗隐 《秋霁后》诗:“渚莲丹脸恨,堤柳翠眉顰。” 宋 陈与义 《拒霜》诗:“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緑裳。”
《國語辭典》:脸波(臉波)  拼音:liǎn bō
眼波。唐。白居易 天津桥诗:「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唐。韦庄〈汉州〉诗:「十月醉眠金雁驿,临岐无恨脸波横。」
《漢語大詞典》:桃脸(桃臉)
见“ 桃花脸 ”。
《漢語大詞典》:桃花脸(桃花臉)
谓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 唐 韩偓 《复偶见三绝》之二:“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宋 蔡伸 《水调歌头》词:“为问桃花脸,一笑为谁容。” 明 刘基 《蓦山溪》词:“三更鸣雨湿透桃花脸,珠箔未登钩。”亦省称“ 桃脸 ”。 唐 贾至 《赠薛瑶英》:“舞怯銖衣重,笑疑桃脸开。” 元 无名氏 《寨儿令·失题》曲:“桃脸艳,柳腰纤,窄弓弓半弯罗袜尖。”
《漢語大詞典》:两脸(兩臉)
脸上两颧附近的部位。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小姪名 阿宜 ,未得三尺长,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唐 李洞 《赠庞炼师》诗:“两脸酒醺红杏妬,半胸酥嫩白云饶。” 宋 程垓 《浣溪沙》词:“笑挽清风归玉枕,懒随缺月傍窗纱,羞红两脸上娇霞。”
分類:脸上附近
《國語辭典》:杏脸(杏臉)  拼音:xìng liǎn
脸似杏花般白嫩,多用以形容女子美艳的容颜。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折:「姐姐,你生得桃腮杏脸,星眼蛾眉,便比著月殿嫦娥,也不让他。」明。朱权《荆钗记》第三出:「堪叹!雪染云鬟,霞绡杏脸,朱颜去不回还。」
《漢語大詞典》:堕髻(墮髻)
堕马髻的省称。 唐 李贺 《美人梳头歌》:“ 西施 晓梦綃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宋 张先 《菊花新》词:“堕髻慵妆来日暮,家在画桥堤下住。”
分類:堕马髻
《漢語大詞典》:啼妆(啼粧)
见“ 啼粧 ”。
亦作“ 啼糚 ”。亦作“ 啼妆 ”。 1. 东汉 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后汉书·五行志一:“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 宋 欧阳修 《长相思》词:“爱著鹅黄金缕衣,啼粧更为谁?”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2).借指美人的泪痕。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清 吴伟业 《圆圆曲》:“蜡炬迎来在战场,啼糚满面残红印。”一本作“ 粧 ”。
《漢語大詞典》:折步
见“ 折腰步 ”。
《國語辭典》:折腰步  拼音:zhé yāo bù
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
《漢語大詞典》:堕马妆(墮馬粧)
犹堕马髻。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夜烛飞鸞影,晨匳堕马粧。”
分類:堕马髻
《漢語大詞典》:梁家黛
指女子的美眉。典出后汉书·梁冀传:“﹝ 梁妻 ﹞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嗁妆。” 李贤 注:“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唐 李群玉 《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 梁 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分類: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