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修成七宝
  
修月户
 
修月斧
 
修蟾斧
 
八万二千雕琼手
 
玉斧修成
  
玉斧整乾坤
 
玉斧整蟾宫
 
玉斧斫冰轮
 
玉斧补金镜
 
琼斧修成
 
补月


《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四〈灵异·郑仁本弟〉~2973~
唐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夐,忽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衣甚洁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无?」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多为日烁,其恶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脩之,子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事。玉悄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无疾耳。」乃起,与二人指一歧径,曰:「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简释

玉斧修月:咏月。宋王安石《题扇》:“玉斧修成宝月圆,月边仍有女乘鸾。”

典故
     
参考典故
三足乌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3237~
孔子闻之曰:「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月〉~7~
《五经通义》曰:「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
《后汉书·天文志上》
南朝梁·刘昭注引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古诗十九首〉~349~
〈古诗十九首〉其十七:「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例句

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亏复圆。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

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沈醉也摩挲。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

远望孤蟾明皎皎,近闻群鸟语啾啾。 寒山诗

回首看云液,蟾蜍势正圆。 张聿 圆灵水镜

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 徐敞 圆灵水镜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李群玉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之二

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李群玉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二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杜甫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杜甫

但惊飞熠耀,不记改蟾蜍。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裴然之作三十韵

别来如昨日,每见缺蟾兔。 权德舆 祇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

碧空蟾魄度,清禁漏声残。 莫宣卿 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

蟾蜍同汉月,螮蝀异秦桥。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典故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八〈送黄秀才〉
雨馀飞絮乱,相别思难任。酒罢河桥晚,帆开烟水深。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歧路从兹远,双鱼信勿沈。
《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七〈月〉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简释

蟾宫:指月亮。唐袁郊《月》:“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典故
吴刚持斧
 
吴刚挥斧
 
吴刚斫桂
 
吴刚粉月
 
吴生玉斧
 
斫却桂枝
 
斫广寒丹桂
 
斫桂
 
月中斫桂
 
蟾宫桂


《酉阳杂俎》卷一〈天咫〉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典故
一轮秋桂
 
广寒丹桂
 
月中丹桂
 
月中倒影
   
月殿游
    
桂树
     
蟾宫树

参考典故
月中斫桂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2~
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
《岁时广记》卷二第三十一〈中秋·拾桂子〉
《南部新书》:「杭州灵隐山多桂,寺僧云:『月中种也。』至今中秋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
《李太白全集》卷十六〈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清·王琦注引《咸淳临安志》:「旧俗所传月坠桂子,惟天竺素有之。」

例句

云梯万仞初高步,月桂馀香尚满襟。 司马都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明月心中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 周匡物 古镜歌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 张南史 和崔中丞中秋月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戎昱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 拾得

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 方干 题赠李校书

天衢云险驽骀蹇,月桂风和梦想劳。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李群玉 初月二首

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几度圆还缺。 李贺 有所思

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 武元衡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桂魄吟来满,蒲团坐得凹。 归仁 酬沈先辈卷

青青月桂触人香,白苧衫轻称沈郎。 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

眙𥈭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贾岛 玩月

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鲍溶 送王损之秀才赴举

典故

《全唐诗》卷八十六〈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褰幌纳蟾影,理琴听猿啼。佳辰改宿昔,胜寄坐暌携。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圭。
典故
相关人物
虞喜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2~
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
《晋书》卷五十二〈郤诜列传〉~443~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韨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冢,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语在洪传。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官,帝曰:「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卒于官。子延登为州别驾。
典故
翻蟾滴水


《西京杂记》卷六~09~2~
晋灵公冢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玃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馀皆立侍,棺器无复形兆,尸犹不坏。孔窍中皆有金玉,其馀器物皆朽烂不可别,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
典故
兔蟾
 
化蟾
 
升兔
        
老蟾
  

《楚辞补注》卷三〈天问〉~88~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东汉·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菟,一作兔。」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月〉
《五经通义》曰: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张衡《灵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蜍兔。」又曰:「姮娥奔月,是为蟾蜍。」

例句

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姚合 秋夜月中登天坛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李贺 梦天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杜甫

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 贾岛 晚晴见终南诸峰

量知爱月人,身愿化为蟾。 贾岛 玩月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韦庄 秋日早行

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韩愈 昼月

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典故
角蟾蜍


《抱朴子》卷十一〈内篇·仙药〉~82~
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
典故
金乌玉兔
 
金乌玉蟾
 
参考典故
三足乌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3237~
孔子闻之曰:「神龟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日为德而君于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月〉~7~
《五经通义》曰:「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
《后汉书》志第十〈天文上〉~326~
南朝梁·刘昭注引张衡《灵宪》:「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例句

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 韩愈 苦寒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韩琮 春愁

典故

《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三〈诗〉
经天纬地物,动必计仙才【动必是仙才】。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真风含素发,秋色入灵台。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典故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五〈觱篥歌〉
蜡烟如纛新蟾满,门外平沙【一作沙平】草芽短。黑头丞相九天归,夜听飞琼吹朔管。情远气调兰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缊。皓然纤指都揭血,日暖碧霄无片云。含商咀徵双幽咽,软縠疏罗共萧屑。不尽长圆叠翠愁【不尽长圆叠彩愁】,柳风吹破澄潭月。鸣梭淅沥金丝蕊,恨语殷勤陇头水。汉将营前万里沙,更深一一霜鸿起。十二楼前花正繁,交枝簇蒂连壁门。景阳宫女正愁绝,莫使此声催断魂。
《國語辭典》:蟾蜍  拼音:chán chú
1.动物名。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体型肥大,性迟缓,不能鸣,常栖于阴湿之地。皮肤有疣,可分泌毒液。也称为「癞蛤蟆」、「戚施」、「詹诸」。
2.语出《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后用为月亮的代称。唐。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亏复圆。」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月也你本细如弓一半儿蟾蜍,却休明如镜照三千世界。」
《國語辭典》:银蟾(銀蟾)  拼音:yín chán
月亮的别名。唐。白居易 中秋月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唐。李中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诗五首之四:「红袖歌长金斝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分類:蟾蜍
《國語辭典》:金蟾  拼音:jīn chán
1.月亮。唐。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诗:「三五既不留,二八又还过。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2.饰有金蟾蜍鼻纽的香器。唐。李商隐 无题诗四首之二:「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漢語大詞典》:修月
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诗之一:“从来修月手,合在 广寒宫 。” 金 元好问 《蟾池》诗:“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漢語大詞典》:玉斧修月
(1).传说 唐 太和 中 郑仁本 表弟游 嵩山 ,见一人枕襆而眠,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数件。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呎》。后因有“玉斧修月”之说。 宋 王安石 《题扇》诗:“玉斧修成寳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鸞。” 宋 刘克庄 《最高楼》词:“懒挥玉斧重修月,不扶铁拐会登山。” 金 元好问 《蟾池》诗:“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2).比喻恢复疆土。 元 方回 《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三首》之一:“玉斧难修旧月轮,凄凉沙鸟犯鉤陈。总因燕頷多庸将,却误蛾眉事别人。”
《國語辭典》:蟾光  拼音:chán guāng
月光。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飘飘馀雪,人箫管以成歌。皎洁轻冰,对蟾光而写镜。」唐。徐敞〈圆灵水镜〉诗:「练色临窗牖,蟾光霭户庭。」也作「蟾彩」。
分類:月色月光
《國語辭典》:蟾兔  拼音:chán tù
传说月中有玉兔、蟾蜍,后用以借代为月亮。《文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唐。欧阳詹〈玩月〉诗:「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分類:蟾蜍玉兔
《漢語大詞典》:蟾钩(蟾鉤)
月牙。喻女子的弓鞋。 唐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云里蟾鉤落凤窝,玉郎沉醉也摩挲。”
《國語辭典》:蟾魄  拼音:chán pò
月亮。唐。莫宣卿〈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诗:「碧空蟾魄度,清禁漏声残。」唐。陆龟蒙〈四寄怀华阳道士〉诗:「蟾魄几应临蕙帐,渔竿犹尚枕枫汀。」也称为「蟾盘」、「蟾轮」。
分類:月色
《國語辭典》:蟾宫(蟾宮)  拼音:chán gōng
1.月宫。指月亮。唐。袁郊 诗:「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2.旧时称科举中第为登蟾宫。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八。科第类。蟾宫》:「及第之荣,比步蟾宫。」
《國語辭典》:蟾宫折桂(蟾宮折桂)  拼音:chán gōng zhé guì
蟾宫,指月亮。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参见「折桂」条。蟾宫折桂相传月中有桂树,用以比喻科举登第。元。施惠《幽闺记》第一一出:「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镇朝经暮史,寐晚兴夙,拟蟾宫折桂云梯步。」《孽海花》第五回:「举人是月宫里管的,祇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爷,我们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
《國語辭典》:月中桂  拼音:yuè zhōng guì
神话传说中月中的桂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日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國語辭典》:月桂  拼音:yuè guì
1.植物名。樟科月桂树属,「月桂树」之简称。参见「月桂树」条。
2.神话传说中的月中桂树。亦借指月亮。南朝梁。元帝〈刻漏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晖。」《红楼梦》第四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3.旧称登科为折桂,其后因月中有桂,故也称为「月桂」。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所,更羡春兰最后荣。」
《國語辭典》:月中桂  拼音:yuè zhōng guì
神话传说中月中的桂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日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國語辭典》:桂子  拼音:guì zǐ
1.桂花。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词:「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称誉他人的子嗣。《金瓶梅》第五七回:「如有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以金钱喜舍庄丽佛像者,主得桂子兰孙,端丽美貌,日后早登科甲,荫子封妻之报。」
分類:桂花
《漢語大詞典》:桂影
指月影,月光。 唐 李咸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 刘基 《祝英台近》词:“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瀟洒。桂影徘徊,白雪粲簷瓦。”
分類:月影月光
《國語辭典》:桂枝  拼音:guì zhī
1.桂木的树枝。汉。刘安〈招隐士〉:「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2.牡桂的枝,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桂》。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树。桂林一枝比喻才能优异、出类拔萃。《晋书。卷五二。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桂花  拼音:guì huā
木犀科「桂」、「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漢語大詞典》:桂华(桂華)
见“ 桂花 ”。
《國語辭典》:桂花  拼音:guì huā
木犀科「桂」、「木犀」的别名。参见「木犀」条。
《國語辭典》:桂轮(桂輪)  拼音:guì lún
指月亮。唐。李涉 秋夜题夷陵水馆诗:「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宋。张先〈燕归梁。去岁中秋玩桂轮〉词:「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净无云。」
分類:
《國語辭典》:桂魄  拼音:guì pò
指月亮。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唐。李商隐 对雪诗二首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词:「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分類:
《國語辭典》:蟾影  拼音:chán yǐng
月光。唐。张说〈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诗:「褰幌纳蟾影,理琴听猿啼。」唐。徐晦〈海上生明月赋〉:「水族将蟾影交驰,浪花与桂枝相送。」
分類:月影月光
《漢語大詞典》:蟾枝
(1).指桂枝。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多借指科举及第。 唐 林宽 《献同年孔郎中》诗:“蟾枝交彩清兰署,鸞珮排光映玉除。” 南唐 李中 《送姚端先辈归宁》诗:“拜庆庭幃处,蟾枝香满身。”
(2).犹蟾桂。 宋 苏轼 《次韵景纯见和》之一:“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参见“ 蟾桂 ”。
《國語辭典》:蟾桂  拼音:chán guì
传说月中有蟾蜍、桂树,后用以借代为月亮。唐。李贺〈巫山高〉诗:「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唐。罗隐 旅梦诗:「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漢語大詞典》:寒兔
(1).寒冬的野兔。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茅栋啸愁鴟,平冈走寒兔。” 唐 孟浩然 《南归阻雪》诗:“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唐 杜牧 《洛阳》诗:“侯门草满宜寒兔, 洛浦 沙深下寒鸿。”
(2).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王琦 汇解:“寒兔谓秋月。”
《漢語大詞典》:寒蟾
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 宋 张铣 《玉树后庭花》词之二:“青驄一骑来飞鸟,靚妆难好,至今落日寒蟾,照 臺城 秋草。”
分類:
《漢語大詞典》:小蟾
指月亮。 宋 吴文英 《霜叶飞·重九》词:“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分類:
《漢語大詞典》:凉蟾(涼蟾)
指秋月。 唐 李商隐 《燕台诗·秋》:“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疎星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影浸凉蟾窗上见,声敲寒雨枕边闻。” 清 陈维嵩 《百字令·己未长安中秋》词:“坐久凉蟾犹未吐,靄靄暮云偏结。”亦泛指月亮。 宋 晏几道 《阮郎归》词:“箇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分類:秋月
《漢語大詞典》:清蟾
称澄澈的月亮。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称月。亦用以比喻圆镜。 宋 张先 《于飞乐令》词:“宝奩开,菱鑑静,一掬清蟾。” 宋 贺铸 《采桑子·罗敷歌》词:“犀尘流连。喜见清蟾似旧圆。” 宋 范成大 《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诗:“已饶瑞荚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
《漢語大詞典》:秋蟾
秋月。 唐 姚合 《秋夜月中登天坛》诗:“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宋 辛弃疾 《西江月·赋丹桂》词:“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天雨花》第十三回:“四时惟有秋蟾好,人生在世几何春。”
分類:秋月
《漢語大詞典》:素蟾
月的别称。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唐 黄滔 《卷帘》诗:“緑鬟侍女手纤纤,新捧 嫦娥 出素蟾。”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筠翁生朝》词:“玉鉤斜掛,素蟾初满,醉愜浮瓜冷。” 明 屠隆 《綵毫记·渔阳鼙鼓》:“盼红轮西岭,素蟾东麓。” 清 蒋春霖 《一枝春·忆兰曲为汪西林赋》词:“纹纱素蟾低照,奈 姮娥 更妒,同心花好。”
分類:蟾蜍
《國語辭典》:金蟾  拼音:jīn chán
1.月亮。唐。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诗:「三五既不留,二八又还过。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2.饰有金蟾蜍鼻纽的香器。唐。李商隐 无题诗四首之二:「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漢語大詞典》:乌蟾(烏蟾)
(1).指神话传说日中的三足乌和月中的蟾蜍。 唐 韩愈 《苦寒》诗:“日月虽云尊,不能活乌蟾。”
(2).指日月;时光。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诗:“乌蟾俱沉光,昼夜恨暗度。” 宋 梅尧臣 《和岁除日》:“已惊颜貌徐徐改,不奈乌蟾冉冉驰。”
《漢語大詞典》:霜蟾
月亮。月光如霜,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前蜀 贯休 《诗》:“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國語辭典》:新蟾  拼音:xīn chán
新月。传说月中阴影为蟾蜍,故以蟾为月的代称。唐。温庭筠〈夜宴谣〉:「高楼客散杏花多,脉脉新蟾如瞪目。」宋。欧阳修〈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词:「十四新蟾圆尚未,楼前乍看红灯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