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柏人诫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馀列传〉~2583~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齧其指出血,曰:「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皆高祖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赵午等十馀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例句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诫。 李白 枯鱼过河泣

典故

《汉书》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志》
五年十月,楚王都彭城大风从东南来,毁韨门,杀人。是月王戊初嗣立,后坐淫削国,与吴王谋反,刑僇谏者。吴在楚东南,天戒若曰,勿与吴为恶,将败韨朝。王戊不寤,卒随吴亡。

例句

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 杜牧 李甘诗

《国语辞典》:女诫(女诫)  拼音:nǚ jiè
书名。后汉班昭撰。一卷。分为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等七篇。以柔顺之道,告戒妇女遵循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伦理传统。
《國語辭典》:训诫(訓誡)  拼音:xùn jiè
1.教导劝诫。如:「他决定听从母亲的训诫,改过自新。」
2.少年管训处分中一种较轻微的刑罚。由少年法庭的法官在法庭内执行,以当面劝导的方式,告诉受训诫者错在哪里,以及该如何改过等。训诫后,再令少年写悔过书,并请其父母等注意管教孩子。
《韵府拾遗 卦韵》:为诫(为诫)
梁简文帝书明月暗投昔人为诫邻藩赠药有可虚怀
《國語辭典》:劝诫(勸誡)  拼音:quàn jiè
规劝告诫。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举得失以彰黜陟,明成败以著劝诫。」《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求他劝谕兵丁,不要醉后横行的话,说了上去,他倒十分客气,不肯领情,止许为劝诫兵丁。」
分類:劝诫
《國語辭典》:劝戒(勸戒)  拼音:quàn jiè
劝勉告戒。《汉书。卷二○。古今人表》:「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虖孔氏,然犹著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故博采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标劝戒。」
《漢語大詞典》:垂诫(垂誡)
见“ 垂戒 ”。
《漢語大詞典》:垂戒
亦作“ 垂诫 ”。
(1).垂示警戒。 唐 司空图 《疑经》:“纵天王制用失节,多取於诸侯,如欲垂诫,即书於 周 史可矣。”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若夫子意在垂戒,一二篇足矣,何取於多若是。”
(2).留给后人的训戒。 唐 韩愈 《答张彻》:“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鐫铭。” 宋 王禹偁 《官醖》:“彝酒垂诫,羣饮圣所戮。”明史·后妃传赞:“曰:‘闲有家,悔亡。’苟越其闲,悔将无及。圣人之垂戒远矣哉。”
《漢語大詞典》:明诫(明誡)
亦作“ 明戒 ”。 明白告诫;明训。汉书·谷永传:“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后汉书·樊宏传:“吾非不喜荣埶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夫‘作威作福’,之明诫。”
分類:明白告诫
《國語辭典》:告诫(告誡)  拼音:gào jiè
申告劝诫。如:「张生品性不端,老师特予以告诫一番。」也作「告戒」、「诰诫」。
分類:告诫
《國語辭典》:告戒  拼音:gào jiè
劝告申戒。《三国演义》第九六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也作「告诫」、「诰诫」。
《漢語大詞典》:惩诫(懲誡)
见“ 惩戒 ”。
《國語辭典》:惩戒(懲戒)  拼音:chéng jiè
1.拿以前的过失警戒自己。《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2.责罚以示警戒。如:「公务员违法、失职时,应受惩戒。」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漢語大詞典》:天诫(天誡)
天戒。《汉书·成帝纪》:“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诫,有可省减便安百姓者,条奏。”后汉书·皇甫规传:“其常侍尤无状者,亟便黜遣,披埽凶党,收入财贿,以塞痛怨,以答天诫。”参见“ 天戒 ”。
《國語辭典》:天戒  拼音:tiān jiè
1.上天的警示。指日蚀、月蚀。《续汉书志。第一○。天文志上》:「言其星辰之变,表象之之应,以显天戒,明王事焉。」
2.天性戒绝某些嗜好。如不饮酒等。《三国演义》第一四回:「酒至曹豹面前,豹曰:『我从天戒,不饮酒。』」
《漢語大詞典》:教诫(教誡)
同“ 教戒 ”。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亡者多有见神》:“孙儿妇女以次教诫。”明史·蔺芳传:“ 芳 所治事,暮必告母。有不当,輒加教诫。”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只对于第二点加以猛烈的教诫,大致是说他‘死板’和‘活泼’既然都不赞成,即等于主张女性应该不死不活,那是万分不对的。”
分類:教诫
《漢語大詞典》:鉴诫(鑑誡)
亦作“鉴诫”。 见“ 鑑戒 ”。
《國語辭典》:鉴戒(鑑戒)  拼音:jiàn jiè
以过去的事物来作为警惕。《宋书。卷七四。臧质传》:「臣等参议,须辜日限意,使依汉王莽事例,漆其头首,藏于武库。庶为鉴戒,昭示将来。」
《國語辭典》:鉴戒(鑒戒)  拼音:jiàn jiè
警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而今再说一个道流,借设符箓醮坛为由,拐上一个妇人,弄得死于非命。说来与奉道的人,做个鉴戒!」
《漢語大詞典》:诫励(誡勵)
亦作“ 诫厉 ”。 告诫勉励。晋书·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后又数诫厉妃,妃不知后之助己,因以致恨。”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下:“在京盐麴税官、两官巡即许中谢,新除令、録并中谢,次日门辞,兼有口敕诫励。”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帝曰:‘曾留将士教习,成法具在,无容再遣。’因命其使臣齎敕诫励。”
《漢語大詞典》:诫约(誡約)
告诫约束。旧唐书·岑文本传:“唯召见 文昭 ,严加诫约,亦卒无愆过。”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十五:“ 老子 大悲,悯其愚昧,为説权教,随机诫约。”
分類:告诫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