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四
「孙钟,富春人,坚父也。与母居,至孝笃性,种瓜为业。忽有三年少容服妍丽诣钟乞瓜。钟为设食出瓜,礼敬殷勤。三人临去曰:『我等司命郎,感君接见之厚,欲连世封侯,欲数世天子?』钟曰:『数世天子,故当所乐。』因为钟定墓定。出门悉化成白鹄。」

例句

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 韦夏卿 送顾况归茅山

典故
乘黄鹤
 
白云黄鹤
 
跨鹤仙
 
骑鹤仙人
 
鹤去台空
 
鹤飞仙去
 
黄鹄呼子安
 
黄鹤不复返
 
黄鹤有归日
 
黄鹤楼人
 
黄鹤旧山头


《南齐书》卷十五〈州郡志下·郢州〉~276~
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宋孝武置州于此,以分荆楚之势。
《述异记》~84~
荀镶字叔玮,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已而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例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 黄鹤楼

典故
两黄鹄
 
平陂往复
  
思两鹄
 
方进坏陂
 
羹芋魁
  
陂坏当复
 
双黄鹤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列传·(子)翟义〉~3440~
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唐·颜师古注曰:「托言有神来告之。」
典故
成羽翼
 
东宫羽翼
 
浩歌鸿鹄
 
留侯烦商皓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吕后
 
张良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6~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典故
图形类狗
 
画于菟
   
画虎反类狗
 
画虎堪诮
 
画虎文章
 
画虎鹄
 
等画虎
 
落笔成虎
 
虎难摹

相关人物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44~
初,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例句

落笔思成虎,悬梭待化龙。 李咸用 夜吟

雕龙心己切,画虎意何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虎拙休言画,龙希莫学屠。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皮日休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都侍郎

典故
歌黄鹄
 
相关人物
刘建
 
刘细君
 
乌孙昆莫


《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列传下·乌孙国〉~390~
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匈奴闻其与汉通,怒欲击之。又汉使乌孙,乃出其南,抵大宛、月氏,相属不绝。乌孙于是恐,使使献马,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许,曰:「必先内聘,然后遣女。」乌孙以马千匹聘。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乌孙昆莫以为右夫人。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以为左夫人…………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昆莫年老,欲使其孙岑陬尚公主。公主不听,上书言状,天子报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岑陬遂妻公主。昆莫死,岑陬代立。岑陬者,官号也,名军须靡。昆莫,王号也,名猎骄靡。后书「昆弥」云。岑陬尚江都公主,生一女少夫。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岑陬胡妇子泥靡尚小,岑陬且死,以国与季父大禄子翁归靡,曰:「泥靡大,以国归之。」
典故
苟富贵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949~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尸子》云「鸿鹄之翥,羽翼未合,而有四海之心」是也。
典故

《韩诗外传》卷二~70~
伊尹去夏入殷,田饶去鲁适燕,介之推去晋入山。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田饶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则以其所从来者近也。夫黄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黍粱,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者远矣。臣将去君,黄鹄举矣!」
《汉书》卷七〈昭帝本纪〉~28~
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各有差。唐·颜师古注曰:「如、瓒之说皆非也。黄鹄,大鸟也,一举千里者,非白鹄也。」
典故
一朵红云侍虚皇
 

《苏轼诗集》卷三十六〈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一:「澹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新增月日纪古》卷之一下〈正月卷之一下·十五日〉~423~
苏东坡上元侍宴御楼,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红云捧玉皇。
典故

《桯史》卷十〈万春伶语〉~9~
胡给事既新贡院,嗣岁庚子适大比,乃侈其事,命供帐考校者,悉倍前规。鹄袍入试,茗卒馈浆,公庖继肉,坐案宽洁,执事恪敬,訚訚于于,以鬯于文,士论大惬。
《桯史》卷十
万春伶语条:「胡给事既新贡院,嗣岁庚子适大比,乃侈其事,命供帐考校者,悉倍前规。鹄袍入试,茗卒馈浆,公庖继肉,坐案宽洁,执事恪敬,訚訚于于,以鬯于文,士论大惬。
《宋诗钞·秋?小?钞》
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典故
鹄已去

相关人物
淳于髡


《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褚少孙补)

例句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词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 柳宗元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典故
鸿鹄再举


《楚辞补注》卷十一〈惜誓〉~228~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东汉·王逸注:「言黄鹄养其羽翼,一飞则见山川之屈曲,再举则知天地之圜方。居身益高,所睹愈远也。以言贤者亦宜高望远虑,以知君之贤愚也。黄,一作鸿。」
典故
垄上兴大楚
 
忘鸿鹄
 
无忘耕垄
  
苟富贵,无相忘
 
陇上嗟
  
相关人物
陈涉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949~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

云鸿别有回翔便,应笑啁啾燕雀卑。 方干 赠赵崇侍御

未成鸿鹄姿,遽顿骅骝趾。 权德舆 哭李晦群崔季文二处士

秋天鸿鹄姿,晚岁松筠质。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惜无鸿鹄翅,安得凌苍昊。 钱起 南中春意

鸿鹄志应在,荃兰香未衰。 钱起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典故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援前在交阯,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之,愿汝曹效之。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例句

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岂能脱负檐,刻鹤曾无兆。 李贺 春归昌谷

典故
两翁相对清如鹄


《苏轼诗集》卷二十三〈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二:「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筑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國語辭典》:白鹄(白鵠)  拼音:bái hú
白天鹅。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弋白鹄,连鴐鹅。」
《漢語大詞典》:复陂谣(復陂謡)
汉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事见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復。谁云者?两黄鵠。’” 宋 范成大 《围田叹》诗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鵠,为君重唱《復陂謡》。” 清 查慎行 《新河》诗:“故道视同甌脱地,小儿争唱《復陂謡》。”
《漢語大詞典》:芋魁饭豆(芋魁飯豆)
见“ 芋魁豆饭 ”。
《漢語大詞典》:芋魁豆饭(芋魁豆飯)
喻食物粗劣。语本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 颜师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亦作“ 芋魁饭豆 ”。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有书来求红带既已遗之且作诗为戏》:“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分類:食物粗劣
《漢語大詞典》:画虎(畫虎)
(1).古代的一种风俗。绘虎于门以御凶息疠。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 神荼 与 鬱垒 昆弟二人,性能执鬼。 度朔山 上有桃树,二人於树下简閲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 神荼 与 鬱垒 缚以苇索,执以食虎。’於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皆追效於前事,冀以御凶也。”
(2).泛指描绘虎的形象。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包氏 宣州 人,世以画虎名家,而 鼎 最为妙。今子孙犹以画虎为业,而曾不得其髣髴也。”
(3).“画虎类狗”的缩语。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释担受书,废耕学文。画虎既败,学步无成。”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 金 边元鼎 《村舍》诗之二:“学得屠龙无用处,祇如画虎反成羞。”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下:“学 何 不至,不失雕龙;学 李 不成,终类画虎。”参见“ 画虎类狗 ”。
(4).指绘绣的猛虎图像。 前蜀 韦庄 《观浙西府相畋游》诗:“紫袍日照金鹅鬭,红旆风吹画虎狞。”
《國語辭典》:画虎类狗(畫虎類狗)  拼音:huà hǔ lèi gǒu
原本想画老虎,却画得像狗一样。比喻人仿效失真,得到反效果,变得不伦不类。参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条。宋。陈骙《文则。卷上。戊》:「彼扬雄《法言》、王通《中说》,模拟此书,未免画虎类狗之讥。」清。李渔《閒情偶寄。卷四。演习部。变调第二。变旧成新》:「但须点铁成金,勿令画虎类狗。」
《國語辭典》:画虎不成(畫虎不成)  拼音:huà hǔ bù chéng
原本想画老虎,却画得不像。比喻人仿效失真,得到反效果,变得不伦不类。参见「画虎不成反类狗」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封神演义》第七六回:「只恐画虎不成,终无补于实用。」
《漢語大詞典》:乌孙公主(烏孫公主)
(1). 汉武帝 实行和亲睦邻政策,遣 江都王 之女 细君 为公主,远嫁 乌孙王 昆莫 ,世称 乌孙公主 。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
(2).黄鹄的别名。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黄鵠……一名乌孙公主。”
《國語辭典》:鸿鹄(鴻鵠)  拼音:hóng hú
1.大鸟。《孟子。告子上》:「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汉。刘向《说苑。卷八。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2.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國語辭典》:鸿鹄之志(鴻鵠之志)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像鸿雁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鹄举(鵠舉)
鸿鹄高飞。 汉 焦赣 《易林·谦之颐》:“鸟升鵠举,照临东海。” 元 吴莱 《次韵胡仲申云门纪行》:“前峰如鸿鶱,后岭类鵠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禀启附〈候某协院〉》:“伏以龙飞天际,甲金流万界之红光;鵠举臺端,羽玉刷九重之黄燄。”
分類:鸿鹄高飞
《國語辭典》:鹄立(鵠立)  拼音:hú lì
1.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著。形容人引领而望。《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今整勒士马,瞻望鹄立。」《晋书。卷七一。孙惠传》:「控马鹄立,计日俟命。」
2.依序并立。宋。苏轼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漢語大詞典》:鹄袍(鵠袍)
白袍。古代应试士子所服。 宋 杨万里 《送项圣与诣太常》诗:“鵠袍诣闕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 宋 方岳 《送刘仲子就试》诗:“鵠袍纔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苦。” 元 王逢 《寄林季文周叔彬二进士时训松庠弟子员》诗:“鵠袍联射圃,鱼饭独经帷。”
《國語辭典》:燕雀  拼音:yàn què
动物名。雀类。体型纤小,嘴圆锥形。雄鸟的头和背羽毛呈黑色;雌鸟则为暗褐色。以昆虫为食。能飞取抛掷的弹丸,人们常饲养以为戏。
《國語辭典》:燕雀安知鸿鹄志(燕雀安知鴻鵠志)  拼音: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
语本《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三国演义》第四回:「『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也作「燕雀岂知鸿鹄志」。
《國語辭典》:鸿鹄之志(鴻鵠之志)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像鸿雁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鸿鹄志(鴻鵠志)
见“ 鸿鵠之志 ”。
《國語辭典》:鸿鹄之志(鴻鵠之志)  拼音:hóng hú zhī zhì
像鸿雁一举千里般的壮志。比喻志向远大。《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分類:远大志向
《國語辭典》:刻鹄(刻鵠)  拼音:kè hú
1.比喻仿效他人的行为。参见「刻鹄类鹜」条。唐。卢照邻〈释疾文。粤若〉:「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
2.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参见「刻鹄类鹜」条。《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说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鹄也?」
《國語辭典》:刻鹄类鹜(刻鵠類鶩)  拼音:kè hú lèi wù
虽然雕不成天鹅,尚类似野鸭。语本汉。马援 诫兄子严敦书:「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比喻仿效虽欠逼真,但仍近似。《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刻鹄类鹜,为学初成。」亦用以比喻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比兴》:「故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若刻鹄类鹜,则无所取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