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6,分2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十哲
词典
哲人
明哲
前哲
贤哲
圣哲
先哲
哲王
往哲
睿哲
哲匠
浚哲
则哲
哲后
来哲
典故
相关人物
冉仲弓
 
冉伯牛
 
冉子有
 
子路(仲由)
 
孔子
 
宰子我
 
端木子贡
 
言子游
 
闵子骞
 
颜回


《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99~
初,开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瓘奏称:「先圣孔宣父庙,先师颜子配座,今其像立侍,配享合坐。十哲弟子,虽复列像庙堂,不预享祀。谨检祠令:何休、范宁等二十二贤,犹沾从祀,望请春秋释奠,列享在二十二贤之上。七十子,请准旧都监堂图形于壁,兼为立赞,庶敦劝儒风,光崇圣烈。曾参等道业可崇,独受经于夫子,望准二十二贤预飨。」敕改颜生等十哲为坐像,悉预从祀。曾参大孝,德冠同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图画七十子及二十二贤于庙壁上。以颜子亚圣,上亲为之赞,以书于石。闵损已下,令当朝文士分为之赞。……且门人三千,见称十哲,包夫众美,实越等夷。畅玄圣之风规,发人伦之耳目,并宜褒赠,以宠贤明。颜子渊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可赠兖公。闵子骞可赠费侯,冉伯牛可赠郓侯,冉仲弓可赠薛侯,冉子有可赠徐侯,仲子路可赠卫侯,宰子我可赠齐侯,端木子贡可赠黎侯,言子游可赠吴侯,卜子夏可赠魏侯。又夫子格言,参也称鲁,虽居七十之数,不载四科之目。顷虽异于十哲,终或殊于等伦,允稽先旨,俾循旧位。庶乎礼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胶庠之雅范。
《國語辭典》:哲人  拼音:zhé rén
贤明而智慧卓越的人。《礼记。檀弓上》:「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文选。江淹。杂体诗。嵇中散》:「哲人贵识义,大雅明庇身。」
《國語辭典》:明哲  拼音:míng zhé
明智、深明事理。《三国志。卷一八。魏书。李通传》:「曹公明哲,必定天下。」《文选。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一三》:「是以明哲之君,时有蔽壅之累。」
《漢語大詞典》:前哲
亦作“ 前喆 ”。 前代的贤哲。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力。”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 唐 李德裕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诗:“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清 钱谦益 《刑科给事中薛大中授征仕郎》:“在昔 三原 ,粤有前喆,奏牘流播,炳若丹青。”
分類:前代贤哲
《國語辭典》:贤哲(賢哲)  拼音:xián zhé
德智兼备,术德兼修的人。《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致平端自亲贤哲,稔乱无非近佞臣。」《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身离恶俗,门墙又见儒修;客到名邦,晋接不逢贤哲。」
《國語辭典》:圣哲(聖哲)  拼音:shèng zhé
才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圣人或贤人。《左传。文公六年》:「是以并建圣哲,树之风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
《國語辭典》:先哲  拼音:xiān zhé
已故的前代思想家。《文选。张衡。思玄赋》:「仰先哲之玄训兮,虽弥高而弗违。」唐。李咸用〈放歌行〉:「至哉先哲言,于物不凝滞。」
分類:先世贤人
《國語辭典》:哲王  拼音:zhé wáng
贤明的君主。《诗经。大雅。下武》:「下武维周,世有哲王。」《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古先哲王知其然也,是以捍其大患而不有其功。」
分類:贤明帝王
《國語辭典》:往哲  拼音:wǎng zhé
前贤。《晋书。卷五五。夏侯湛等传。赞曰》:「才高位卑,往哲攸叹。」《文选。沈约。奏弹王源》:「往哲格言,薰莸不杂,闻之前典。」
分類:前贤
《國語辭典》:睿哲  拼音:ruì zhé
圣明,多用为臣子歌颂君王之词。《文选。张衡。东京赋》:「睿哲玄览,都兹洛宫。」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徵圣》:「妙极生知,睿哲惟宰。」
《國語辭典》:哲匠  拼音:zhé jiàng
1.贤明的臣子。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
2.文人。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辞华哲匠能,笔飞鸾耸立。」
《國語辭典》:浚哲(濬哲)  拼音:jùn zhé
智虑高深。《书经。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
《漢語大詞典》:则哲(則哲)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后以“则哲”谓知人。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朕无‘则哲’之明,致简统失序,罔以尉承大姬,增怀永叹。” 南朝 宋 谢庄 《求贤表》:“故 楚 书以善人为宝, 虞 曲以则哲为难。” 唐 颜真卿 《谢吏部侍郎表》:“伏揆虚薄,祗惧实深。常恐上尘则哲之明,下负窃位之责。”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朕失任贤之道,昩则哲之明。”
分類:知人
《漢語大詞典》:哲后
贤明的君主。后,君主。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绸繆哲后,无妄惟时。”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虹霓掩天光,哲后起康济。” 明 屠隆 《綵毫记·颂诏云梦》:“自古哲后昌时,保世滋大,必资巖穴奇伟,光赞基隆。”
分類:贤明帝王
《國語辭典》:来哲(來哲)  拼音:lái zhé
后代的贤者。《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知此言之非谬。如曰不然,请待来哲。」《文选。潘岳。西征赋》:「如其礼乐,以俟来哲。」
分類:智慧卓越
《國語辭典》:十哲  拼音:shí zhé
十位圣贤: (1)孔门十哲。包括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2)武成庙十哲。包括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见《新唐书。卷一五。礼乐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