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哄而起  拼音:yī hōng ér qǐ
大家一下子集中进行同样的事。如:「这些人做事情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成不了气候。」
《国语辞典》:一忽儿(一忽儿)  拼音:yī hū ér
一会儿、一下子。如:「他在矇胧中睡去,不一忽儿天就亮了。」
《國語辭典》:一步登天  拼音:yī bù dēng tiān
比喻突然达到极高的地位或境界。《狮子吼》第二回:「那知康有为是好功名的人,想自己一人一步登天,做个维新的元勋。」
《国语辞典》:命薄如花  拼音:mìng bó rú huā
人的命运像花一样,一下子就凋谢了。比喻命运不好。如:「她命薄如花,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
《国语辞典》:流光瞬息  拼音:liú guāng shùn xí
瞬息,很快、一下子。「流光瞬息」形容时间短促,很快就过了。明。徐霖《绣襦记》第一○出:「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国语辞典》:忽高忽低  拼音:hū gāo hū dī
一下子高,一下子低。如:「纸鸢在天空中飞翔,忽高忽低,非常有趣。」
分类:一下子
《国语辞典》:忽聚忽散  拼音:hū jù hū sàn
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又散开了。如:「天上的白云,忽聚忽散,变化多端。」
《国语辞典》:焕然冰释(焕然冰释)  拼音:huàn rán bīng shì
比喻疑虑、误会、嫌隙等,一下子完全消除。参见「涣然冰释」条。唐。梁肃〈台州隋故天台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序〉:「自发心至于上圣,行位昭明,无相夺伦,然后诞敷契经而会同之,焕然冰释。」《清史稿。卷五○六。畴人传一。梅文鼎传》:「复取授时历草观之,乃焕然冰释,殆名异而实同,非徒似之而已。」
《国语辞典》:麻口袋倒米  拼音:má kǒu dài dào mǐ
(歇后语)一泄到底,一下子全倒光。麻布袋浅短,倒米的时候,一下子就倒光,比喻将事情一股脑儿说尽。如:「张大嫂是个直肠子,每回说话时就像麻口袋倒米──一泄到底。」
《国语辞典》:乍寒乍热(乍寒乍热)  拼音:zhà hán zhà rè
一下子冷,一下子热。如:「初春天气乍寒乍热,出门最好多带件外衣。」
分类:一下子
《国语辞典》:一跃而起(一跃而起)  拼音:yī yuè ér qǐ
一下子就跳起来。如:「听到急促的电铃声,他马上一跃而起,跑去开门。」
《国语辞典》:不消一刻  拼音:bù xiāo yī kè
连一刻钟都不需要,即一下子。形容时间短暂。《文明小史》第三回:「不消一刻,来了三、四起人,都是如此说法。」
《国语辞典》:冲口而发(冲口而发)  拼音:chōng kǒu ér fā
不经思考,一下子说出来。明。袁中道〈李温陵传〉:「滑稽排调,冲口而发,既能解颐,亦可刺骨。」也作「冲口而出」。
《国语辞典》:没忽的(没忽的)  拼音:mò hū dì
一下子,极短暂的时间。元。刘庭信〈寨儿令。搭扶定推磨杆〉曲:「早回头寻个破绽,没忽的得些空闲,荒撇下风月担儿赸。」
《国语辞典》:一脚地(一脚地)  拼音:yī jiǎo dì
片刻、一下子。《董西厢》卷八:「只争一脚地,大分与那畜生效了连理。」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我和你十七八共枕同眠,二十载儿女姻缘,一脚地停尸在眼前。」也作「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