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丝(一絲)  拼音:yī sī
细微。《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这话一丝也不错!前日不多时,河下方家请我写一副对联,共是二十二个字。」也作「一些」。
《国语辞典》:一丝丝(一丝丝)  拼音:yī sī sī
一点点,极少。如:「只要还存有一丝丝的希望,就绝不放弃。」《邯郸记》第二七出:「一缕缕金衬著一丝丝柔肠恨,一字字诗隐著一层层花毬晕。」
《分类字锦》:一丝一岁(一丝一岁)
章楶 端午帖子词 清晓会披香,朱丝续命长。一丝增一岁,万缕献君王。
分类:端午
《國語辭典》:一丝一毫(一絲一毫)  拼音:yī sī yī háo
形容极其细微。《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几位老闆尽管坐了车上岸,把东西交代与我,那是一丝一毫不会少的。」
分類:微少
《國語辭典》:一丝不苟(一絲不苟)  拼音:yī sī bù gǒu
做事认真,一点也不马虎。《儒林外史》第四回:「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也作「一丝不乱」。
《國語辭典》:一丝不挂(一絲不掛)  拼音:yī sī bù guà
1.赤身裸露。宋。杨万里 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四首之一:「放闸老兵殊耐冷,一丝不挂下冰滩。」亦泛指无所牵累,不为尘俗所牵累。宋。苏轼 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遍界难藏真薄相,一丝不挂且逢场。」也作「寸丝不挂」、「寸丝不挂」。
2.钓杆上一条钓丝都不挂。宋。黄庭坚 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國語辭典》:一丝两气(一絲兩氣)  拼音:yī sī liǎng qì
比喻气息微弱,奄奄一息。《水浒传》第五二回:「面如金纸,体似枯柴。悠悠无七魄三魂,细细只一丝两气。」《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见秀童躺在板门上,七损八伤,一丝两气。」也作「一丝没两气」、「一丝两缕」。
《国语辞典》:一丝没两气(一丝没两气)  拼音:yī sī méi liǎng qì
比喻气息微弱,奄奄一息。《水浒传》第二五回:「到楼上看武大时,一丝没两气,看看待死。」也作「一丝两缕」、「一丝两气」。
分类:气息微弱
《国语辞典》:一丝半丝(一丝半丝)  拼音:yī sī bàn sī
极少、丝毫。如:「家里又没有一丝半丝的产业,你怎能不努力奋斗?」也作「一丝半线」。
分类:丝毫
《国语辞典》:一丝半粟(一丝半粟)  拼音:yī sī bàn sù
极少的粮食。《儒林外史》第四○回:「儿子不能挣得一丝半粟孝敬父亲,到要破费了父亲的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
分类:粮食
《国语辞典》:一丝两缕(一丝两缕)  拼音:yī sī liǎng lǚ
比喻气息微弱,奄奄一息。《野叟曝言》第五六回:「任夫人哭得一丝两缕,只存一口气儿。」也作「一丝没两气」、「一丝两气」。
分类:气息微弱
《国语辞典》:一丝半气(一丝半气)  拼音:yī sī bàn qì
些微的气息。《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可怜一个贾魏氏,不到两天,就真熬不过了,哭得一丝半气的,又忍不得老父受刑。」
分类:些微气息
《漢語大詞典》:九鼎一丝(九鼎一絲)
犹言一发千钧。喻非常危急。 明 宋濂 《同公塔铭》:“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
分類:危急
《国语辞典》:一缕(一缕)  拼音:yī lǚ
一丝。《红楼梦》第五回:「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
分类:一缕一丝
《國語辭典》:一息  拼音:yī xí
1.一呼一吸,一口气息。《论语。泰伯》:「死而后已。」宋。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2.一次呼吸之间。比喻短暂、片刻的时间。南朝宋。鲍照〈代东门行〉:「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唐。刘禹锡〈桃源行〉:「翻然恐失乡县处,一息不肯桃源住。」
3.稍歇、暂停。《谷梁传。昭公四年》:「庆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