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一时(一時) 拼音:yī shí
1.一个时辰。《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一年又有一年之阴阳,一月又有一月之阴阳,一日一时皆然。」
2.一个季节。《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汉书。卷九。元帝纪》:「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
3.一段时间。《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文选。东方朔。答客难》:「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4.当代、一个时代。《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数年之间,聚贿千万,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兼授右仆射,一时薰灼无比。」
5.同时。《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耶。」《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诣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凡诸绝祚,一时并祀。」
6.短时间内,即刻、突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死是一时死不来,我明日就做和尚去。」《红楼梦》第五七回:「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也作「一时间」、「一时之间」。
7.一旦。《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红楼梦》第四回:「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2.一个季节。《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汉书。卷九。元帝纪》:「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
3.一段时间。《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文选。东方朔。答客难》:「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4.当代、一个时代。《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数年之间,聚贿千万,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兼授右仆射,一时薰灼无比。」
5.同时。《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耶。」《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诣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凡诸绝祚,一时并祀。」
6.短时间内,即刻、突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死是一时死不来,我明日就做和尚去。」《红楼梦》第五七回:「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也作「一时间」、「一时之间」。
7.一旦。《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红楼梦》第四回:「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國語辭典》:一世 拼音:yī shì
《國語辭典》:晚节(晚節) 拼音:wǎn jié
《國語辭典》:后生(後生) 拼音:hòu shēng
1.后代子孙。《诗经。商颂。殷武》:「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2.较后出生。《尔雅。释亲》:「父之昆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3.来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4.年轻人、晚辈。《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只听得骰盆内掷骰子响声,仔细去桥亭上觑时,有五个后生在桥上赌钱。」《水浒传》第二回:「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膊著,刺著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棒在那里使。」
5.比喻年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望见了个花朵般后生妇人,独立岸边。」
2.较后出生。《尔雅。释亲》:「父之昆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3.来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
4.年轻人、晚辈。《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只听得骰盆内掷骰子响声,仔细去桥亭上觑时,有五个后生在桥上赌钱。」《水浒传》第二回:「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膊著,刺著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棒在那里使。」
5.比喻年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望见了个花朵般后生妇人,独立岸边。」
《漢語大詞典》:一王
一代王朝。《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 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汉书·叔孙通传赞》:“ 叔孙通 舍枹鼓而立一王之仪。” 颜师古 注:“别创 汉 代之礼,故云一王之仪也。”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采 周 之旧,以会成王义” 唐 孔颖达 疏:“采 周 公之旧典,以会合成一王之大义。” 唐 柳宗元 《王侍郎母刘氏志文》:“修经术以求圣人之道,通古今以推一王之典。”
《漢語大詞典》:土门(土門)
东突厥 第一代可汗名 土门 。也写作 吐门 。意为“万夫长”。《周书·异域传下·突厥》:“ 突厥 者,盖 匈奴 之别种,姓 阿史那氏 ……其后曰 土门 ,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繒絮,愿通中国。 大统 十一年, 太祖 遣 酒泉胡 安诺槃陁 使焉。其国皆相庆曰:‘今大国使至,我国将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