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一升
诗我姑酌彼兕觥疏韩诗说一升曰爵爵尽也足也 周礼考工记梓人见一豆下 史记天官书或从正月旦比数雨率日食一升至七升而极注孟康曰月一日雨民有一升之食二日雨民有二升之食如此至七日数宋书前废帝纪大明八年东诸郡大旱甚者米一升 百京邑亦至百馀 齐书天文志永明四年二月乙丑有流星大如一升器醉又刘祥传囚性不耐酒亲知所悉强进一升便已迷 南史吕僧珍传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升食武帝笑谓曰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一唐书韦绦传宗庙法享不可变古从俗有司所承升 爵五升散礼凡宗庙贵者以爵贱者以散此贵小贱大以示节俭县酒谱萧齐刘元明政事为天下最或问政术答曰作 令但食一升饭而不饮酒此第一策也山神仙传王远东海人也举孝廉除郎中欲东入括苍 过吴住胥门蔡经家经者小民耳而骨相当仙远知之故住其家谓经家人曰吾欲赐汝辈美酒此酒方出天厨其味醇醲非俗人所宜饮饮之或能烂肠今当以水和之汝辈勿怪也乃以斗水合升酒搅之以赐经家人人饮一升许皆醉良久酒尽远遣左右曰不足复还取也以千钱与馀杭姥乞酤酒须臾信还得一油囊酒五斗许使传馀杭姥答曰恐地上酒不中尊饮耳麻
皮日休 苦雨诗呼童具盘餐擪衣换鸡骛或蒸一升 或煠两把菊。
又诗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朱注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朱宋史舆服志按卤簿令王公已下象辂以象饰诸末 班轮八鸾在衡左建旗画龙一升一降右载闟戟
分类:一升
《分类字锦》:大堪一升
西京杂记曹元理明算术尝从其友人陈广汉广汉曰吾有二囷米忘其石数子为吾计之元理以食箸十馀转曰东囷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又十馀转曰西囷六百九十七石八㪷遂大著囷门后出米西囷六百九十七石七㪷九升中有一鼠大堪一升东囷不差圭合元理后岁复过广汉广汉以来数告之元理以手击床曰遂不知鼠之殊米不如剥面皮矣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升合
(1).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三国志·蜀志·杨洪传“ 洪 迎门下书佐 何祗 ”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使人投算, 祗 听其读而心计之,不差升合,其精如此。” 宋 曾巩 《救灾议》:“一切弃百事而专意於待升合之食,以偷为性命之计,是直以饿殍之养,养之而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不则八斗难充升合,五车不敌片纸。虽多虽富,亦奚以为。”
(2).借指少许米粮。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雪儿》:“炊常断,妻 苏氏 ,以针黹佐升合。”
《漢語大詞典》:半升
(1).一升之半,五合。 宋 陆游 《读经》诗:“半升粟饭养残躯,晨起衣冠读典謨。”
(2).未升至最高处。如:语音学上有半升元音。
分類:一升高处
《漢語大詞典》:十升
指经线为八百缕的麻布。古代布以经线八十缕为一升。(1)丧服小功服之一的衣料。礼记·间传:“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此哀之发於衣服者也。”(2)泛指粗布。晏子春秋·杂下十九:“ 晏子 相 齐 ,衣十升之布,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
《漢語大詞典》:升勺
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数量很少。《淮南子·兵略训》:“夫水势胜火, 章华之臺 烧,以升勺沃而救之,虽涸井而竭池,无奈之何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患乎升勺之利未坚,而钟石之费相寻;根柢之据未极,而氷霜之毒交攻。”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壬辰困重围,金粟论升勺。”
《漢語大詞典》:升子
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升。 沙汀 《代理县长》:“他们常是用八合的升子发赈,而且只有自己的亲族佃户有份。”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七章:“ 生宝 手里拿着空升子发呆。”
《國語辭典》:毫升  拼音:háo shēng
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公制一毫升等于千分之一升,即一立方公分。也称为「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