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跳板  拼音:tiào bǎn
1.搭在船与岸之间便利上下的板子。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脚踏著跳板,手执定竿,不住的把船攀。」
2.游泳池边架起用来跳水的长板。
《國語辭典》:末端  拼音:mò duān
最后、尽头。如:「他在这条绳子的末端打了一个结。」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雄胜于雌》:「雄者前翅左下右上相重叠,连接处有刚强之声器,末端有尾毛二,较雌者为长,雌者翅短。」
《漢語大詞典》:鼓钉(鼓釘)
一头似圆鼓的钉子。有的圆头上有花纹。 庾信 《和赵王看伎》“圆花钉鼓牀” 清 倪璠 注:“圆花,鼓钉也。鼓钉圆,刻作花文,钉其上,故云。”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京师穷市上,有古铁条,垂三尺许,阔二寸有奇。形若革带之半,中虚而外锈澁,两面鼓钉隐起,不甚可辨。”
《漢語大詞典》:尖笔
尖头自来水笔,铁笔型自来水笔
用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一头尖、一头钝而光滑并稍大,用以抹平蜡面从而擦去所写的字
《國語辭典》:筑底巷(築底巷)  拼音:zhú dǐ xiàng
不通的巷子、死胡同。《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走入一条巷去躲避,谁知筑底巷,却走了死路。」
分類:一头不通
《國語辭典》:拖把  拼音:tuō bǎ
擦洗地板的用具。有长柄,一端系绑著许多布条用以拖擦。
《漢語大詞典》:铁殳(鐵殳)
古代兵器。铁制,长柄,一头有棱。韩非子·南面:“説在 商君 之内外而铁殳,重盾而豫戒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 战国 时铁的用途推广……没有锋刃的战争用具也开始用铁,如铁甲、铁杖、铁殳等。”
《漢語大詞典》:铁蒺藜骨朵(鐵蒺藜骨朶)
古代兵器。用铁或硬木制成。一头装柄,一头长圆形,上面装有铁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使一个铁蒺藜骨朶,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
《漢語大詞典》:剃头挑子一头热(剃頭挑子一頭熱)
过去理发师的担子一头为板凳与工具箱,一头为火炉,因称“剃头挑子一头热”。用以比喻一厢情愿。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六场:“ 李二嫂 年轻守了寡,人品好来又能干。要是把她弄到手,再也不用我动弹。可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又不敢明着去胡缠。”
《漢語大詞典》:烟袋锅(煙袋鍋)
装在旱烟袋一头的金属的碗状物。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原来凡是师老爷吃烟,不大懂得从烟袋荷包里望外装,都是从那个口袋里捏出一撮子来塞在烟袋锅儿里。”
《國語辭典》:一丈青  拼音:yī zhàng qīng
1.一种细长的发簪,一端可作为耳挖子。《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拿起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
2.《水浒传》中梁山泊女煞星扈三娘的绰号。
《国语辞典》:养病如养虎(养病如养虎)  拼音:yǎng bìng rú yǎng hǔ
有病不医治,就如同养了一头老虎,后患无穷。《三侠五义》第八回:「有病早来治,莫要多延迟。养病如养虎,虎大伤人的。」
《国语辞典》:秤钩儿打钉(秤钩儿打钉)  拼音:chèng gōu ér dǎ dīng
(歇后语)扯直、拉平。秤钩的一头是尖的,只要扯直就成了钉子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继之丢了一个印把子,得了个儿子,只好算秤钩儿打钉,扯直罢了。」
《国语辞典》:剃头挑子(剃头挑子)  拼音:tì tóu tiāo zi
(歇后语)一头想。意谓一厢情愿。以前的理发匠挑的担子,一头放一红色木桶,外放铜盒,内储炭火,另一头为凳子,凳下有匮,藏器具。比喻对事情的态度,只有一方热心关切,另一方却毫不在乎。《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人家假爱你,你真爱人家,不成了天津的话:『剃头挑子──一头想』吗?」也作「剃头担子」。
《国语辞典》:剃头担子(剃头担子)  拼音:tì tóu dàn zi
(歇后语)一头热或一头想。意谓一厢情愿。旧时理发匠的担子,一头挑著理发的用具及凳子,另一头挑著供洗发用的热水。后比喻作事情的双方当事人,只有一方热烈关心,另一方却冷漠不重视。如:「这个合作案,我看只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很难成功。」也作「剃头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