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云林寺(云林寺)  拼音:yún lín sì
位于浙江省杭县灵隐山的一座寺庙。旧名灵隐寺,晋咸和初僧慧理建,元明以后时兴时废,清初重建,圣祖赐名云林寺。
《国语辞典》:保叔塔  拼音:bǎo shú tǎ
位于浙江省杭县西湖宝石山上的一座塔。也作「保俶塔」。
《国语辞典》:南门市场(南门市场)  拼音:nán mén shì cháng
一座历史悠久的改良式传统市场。位于台北市罗斯福路一段及南海路交叉口,为台北市有名的南北食品汇聚中心。如:「南门市场一年到头总是生意兴隆。」
《国语辞典》:七号公园(七号公园)  拼音:qī hào gōng yuán
一座位于台北市大安区的大型森林公园。面积二十五点九二九三公顷(含地下停车场),于民国八十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落成启用,正式命名为「大安森林公园」。
《国语辞典》:漫山越岭(漫山越岭)  拼音:màn shān yuè lǐng
翻过一座座山头。《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分类:一座山头
《国语辞典》:攻无坚城(攻无坚城)  拼音:gōng wú jiān chéng
只要进攻,没有一座攻不破的城。指攻无不克、百战百胜。《晋书。卷四二。列传。王浚》:「浚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
《国语辞典》:泰吉玛哈庙(泰吉玛哈庙)  拼音:tài jí mǎ hā miào
一座位于印度的亚拉格的庙堂。属于回教,是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此庙是为了纪念一位死去的王妃,于西元一六三○年开始建造,历经二十年完成。
《国语辞典》:亚斯文高坝(亚斯文高坝)  拼音:yà sī wén gāo bà
西元一九○二年埃及得英国之助,所建筑的第一座水坝。位于尼罗河上,主要为供给稻米、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水源灌溉之需。
《国语辞典》:巴特农神殿(巴特农神殿)  拼音:bā tè nóng shén diàn
希腊雅典卫城上的一座维多利亚式建筑物,为古希腊神话中守护神雅典娜的神殿。建于西元前五世纪中叶,由雕刻家菲迪亚斯监督,建筑师伊克蒂诺斯与卡利克拉特承建。
《国语辞典》:巴尔干山脉(巴尔干山脉)  拼音:bā ěr gàn shān mài
Balkan Mountains
山脉名。巴尔干半岛上的一座山脉。西起塞尔维亚东南境,向东横亘于保加利亚中部,绵延至黑海沿岸。
《国语辞典》:国科会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国科会同步辐射研究中心)  拼音:guó kē huì tóng bù fú shè yán jiù zhōng xīn
民国八十二年十月建设完成,拥有全亚洲第一座第三代同步辐射加速器。成立的主要任务除持续提供与改良同步辐射光源外,并充分开发与应用此一先进光源,俾从事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
《国语辞典》:垦丁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  拼音:kěn dīng guó jiā gōng yuán
我国第一座国家公园。东濒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陆域由西面龟山一带沿海岸经猫鼻头、南湾,东至鹅銮鼻,北至佳乐水、九棚一带;海域范围由龟山至猫鼻头、南湾、鹅銮鼻至南仁湾间离海岸线一公里内的海域。全区共计三万二千六百三十一公顷。设立于民国七十一年九月一日。
《国语辞典》:巴尔贝里尼宫殿(巴尔贝里尼宫殿)  拼音:bā ěr bèi lǐ ní gōng diàn
位于罗马的一座巴洛克式宫殿。西元一六五二年由麦德尔诺设计,现为义大利国家美术馆与图书馆。
《国语辞典》:西滨大桥(西滨大桥)  拼音:xī bīn dà qiáo
台湾地区最长的一座预力混凝土公路桥梁。位于彰化、云林两县交界的浊水溪上,距出海口三公里,横跨彰化县大城乡西港村及云林县麦寮乡桥头村。是西部滨海公路在台湾西部走廊地带交通运输的锁钥,对带动西部沿海地区的繁荣、发展很有助益。于民国七十八年七月十二日开工,八十年七月三十一日完工,九月十四日正式通车。
《国语辞典》:异苔同岑(异苔同岑)  拼音:yì tái tóng cén
不同的青苔长在同一座山。比喻朋友彼此契合。晋。郭璞〈赠温峤〉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