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星
(1).一颗星。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宋书·符瑞志上:“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参见“ 一星终 ”。
(2).一点儿。 唐 李群玉 《仙明州口号》诗:“半浦夜歌闻盪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头巾在菜园里埋伏许多时,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你使我八两银子,空吃我这许多时草豆,一星活儿不肯替做,我该白养活你不成?” 冰心 《寄小读者》九:“父亲记否我少时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台上去找父亲。一星灯火里,我们在山上下彼此唤着。”
(3).衡器上作标记的一个小点。宋史·律历志一:“其衡合乐分册一尺四寸,重一钱半,锤重六钱,盘重四钱,初毫至稍,布二十四銖,下别出一星,等五絫。”
(4).旧时用银为货币时,常称-钱为一星,即沿衡器上的标记而来。
《漢語大詞典》:一星终(一星終)
古人划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故以十二年为一星终,用以纪年。《左传·襄公九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杜预 注:“岁星十二岁而一周天。” 宋 王十朋 《白帝城》诗:“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漢語大詞典》:一星终(一星終)
古人划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故以十二年为一星终,用以纪年。《左传·襄公九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 杜预 注:“岁星十二岁而一周天。” 宋 王十朋 《白帝城》诗:“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國語辭典》:一星星  拼音:yī xīng xīng
1.一点点、一些些。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一折:「一声声总是相思令,一星星尽诉相思病。」
2.一件件。《董西厢》卷八:「时暮秋,令人特地传锦字,连衣袂、玉簪、斑管与丝桐,一星星比喻著心间事。」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到来日,我一星星奏与君王,不到得轻轻的索放了你。」
《国语辞典》:一星子  拼音:yī xīng zi
些微、极少。《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咱爷儿两的交情,就说不到个借字儿,还字儿;通共一星子,半点子,你才使了我三百金子。」也作「一星儿」。
分类:些微
《国语辞典》:一星儿(一星儿)  拼音:yī xīng ér
些微、极少。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头巾在菜园里埋伏许多时,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醒世姻缘传》第八一回:「姑娘出官,一切前后的事都是俺两个管,只叫姑娘不算有德行,失了一星儿体面。」也作「一星子」。
分类:些微
《漢語大詞典》:一星半点(一星半點)
形容点点滴滴,为数极少。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一:“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丁玲 《杜晚香》:“公公有时也把在村上听到的一星半点的消息带回家来。” 康濯 《太阳初升的时候·买牛记》:“买下牛,不该你们动的,你们可一星半点也不兴动!”
《国语辞典》:一星半点儿(一星半点儿)  拼音:yī xīng bàn diǎn ér
极小、甚少、一小丁点儿。如:「还说呢!你几时给过我一星半点儿恩惠?」
分类:极小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