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生刍致祭
捆子
板搭馓子
一子儿
三叶松
钧金束矢
卷子本
《国语辞典》:生刍致祭(生刍致祭)  拼音:shēng chú zhì jì
汉郭林宗丧母,徐稚前往祭吊,并置放一束乾草于墓前。众人不解,郭林宗知徐稚是以生刍一束颂扬其母之德。典出《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后以生刍致祭指吊祭死者,赞扬其德行。《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路振传》:「生刍致祭,弊帷成礼。」
《国语辞典》:捆子  拼音:kǔn zi
一束称为「一捆子」。如:「把这一捆子稻草拿到仓库去。」也称为「裍儿」。
分类:一束
《国语辞典》:板搭馓子(板搭馓子)  拼音:bǎn dā sǎn zi
一种北方点心。用面粉做成一束细丝之后,加以油炸即成。也称为「扳搭馓子」、「馓子」。
《国语辞典》:一子儿(一子儿)  拼音:yī zǐ ér
一绺、一束。如:「一子儿头发」、「一子儿挂面」。《红楼梦》第八八回:「又拿起一子儿藏香,道:『这是叫写经时点著写的。』」也作「一子子」。
分类:一绺一束
《国语辞典》:三叶松(三叶松)  拼音:sān yè sōng
松科「白皮松」的别名,因针叶为三针一束,故名之。参见「白皮松」条。
《漢語大詞典》:钧金束矢(鈞金束矢)
铜三十斤,箭一束。古代狱讼双方致官之物。金者取其坚,矢者取其直。及断,胜者官司还其金、矢、败者则没入。语本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於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之。” 孙诒让 正义:“故易·噬嗑为狱讼之象,其九四爻辞云‘得金矢’,又六五云‘得黄金’,即谓讼得直而归其钧金束矢也。” 清 何琇 樵香小记·钧金束矢:“钧金束矢之制,儒者所疑,此以后世律 三代 也。”
《漢語大詞典》:卷子本
古书初为简册,后用卷轴装订,卷成一束,如手卷之状, 唐 人写本存于今者皆然,收藏家称为卷子本。参阅 陈伯海 《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