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独眼龙(獨眼龍)  拼音:dú yǎn lóng
瞎了一只眼睛仍十分勇猛的人。《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独眼龙,誇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此语今多含讥讽、谐谑之意。如:「小郭不小心伤了一只眼睛,这下可成了独眼龙了。」
《漢語大詞典》:离鸟(離鳥)
(1).失群之鸟。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孤兽思故藪,离鸟悲旧林。”
(2).指蛮蛮。又名比翼鸟。传说状如凫而一翼一目,两鸟相并,才能飞翔。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 郭璞 注:“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鶼鶼鸟也。”因指雌雄同栖之鸟。 清 曹寅 《孔雀》诗:“离鸟爱其尾,弄影晴堦前。”
《国语辞典》:乱箭(乱箭)  拼音:luàn jiàn
很多箭矢同时射向一目标。《三国演义》第七回:「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
《漢語大詞典》:长迁(長遷)
长往。指长期向某一目标努力。荀子·不苟:“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漢語大詞典》:相矢
相与发誓。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 吕洞宾 计所度者无虑数千,人人咸喜得道,相矢终身依焉。”
发箭时用一目瞄准。因以喻眇一目者。 宋 秦观 《眇倡传》:“有书生嘲之曰:‘间者缺然不见,意有奇遇,乃从相矢者处乎!’少年忿曰:‘自余得若人,还视世之女子无不餘一目者,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为!’”
《國語辭典》:谋干(謀幹)  拼音:móu gàn
寻求、计划。《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学上三年,英国话居然也能够说几句将就的,文法也懂得些,正想谋干出洋,可巧慕政接到家信,说他父亲病重,叫他连夜赶回去。」
《漢語大詞典》:簇射
众箭向同一目标集中射击。 郭沫若 《羽书集·日本的过去现在未来》:“ 中国 人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准备上,单为内部磨擦便延宕了三百年,因为有这一落后便陷入于半殖民地的运命,而身受国际资本主义的万箭的簇射。”
《国语辞典》:专户(专户)  拼音:zhuān hù
专为某一目的或对象所设立的汇款帐户。如:「爱心专户」、「救灾专户」。
《漢語大詞典》:端箭
谓发箭瞄准时,以一目凝视目标。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修文学士 马吉甫 眇一目,﹝目﹞为端箭师。” 元 马祖常 有《题〈明皇端箭图〉》诗。
《國語辭典》:排炮  拼音:pái pào
1.向同一目标一起发射的炮称为「排炮」。
2.造路工程中,连接许多炮眼同时进行爆破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借胎
迷信说法,谓神仙鬼怪为某一目的而借人的肉身降生世间。红楼梦第一二○回:“大家又将 贾政 书内叫家内不必悲伤,原是借胎的话解説了一番。”
《國語辭典》:翼手目  拼音:yì shǒu mù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中的一目。前肢延长而后肢缩小,前后肢和尾巴以皮膜相连成翼,飞翔面由特别伸长之前肢第二至五指支持之,向后包括后面。多数夜间活动,如蝙蝠等。
《漢語大詞典》:唾地成文
形容文思敏捷。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 李贺 云:“有人謁 李贺 ,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漢語大詞典》:同德协力(同德協力)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铁郎 《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 白山 之兽,追还我 黄帝 之魂。”
《漢語大詞典》:一心同归(一心同歸)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淮南子·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