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缕青丝为君剪
 
鬟剪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旧唐书》卷五十一〈后妃列传上·玄宗杨贵妃〉~280~
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时吉温与中贵人善,温入奏曰:「妇人智识不远,有忤圣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张韬光赐御馔,妃附韬光泣奏曰:「妾忤圣颜,罪当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无可遗留,然发肤是父母所有。」乃引刀剪发一缭附献。玄宗见之惊惋,即使力士召还。
《国语辞典》:一缕(一缕)  拼音:yī lǚ
一丝。《红楼梦》第五回:「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
分类:一缕一丝
《漢語大詞典》:一缕烟(一縷烟)
一溜烟。 许地山 《换巢鸾凤》:“ 祖凤 听出是老爷底声音,一缕烟似的就望阇提花丛里钻进去了。”
《國語辭典》:一曲  拼音:yī qū
1.水的弯曲处。《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唐。刘禹锡〈送李尚书镇滑州〉诗:「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
2.一隅、一端。《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
《國語辭典》:一脉(一脈)  拼音:yī mài
1.前后相接、连绵不绝的一线。《西游记》第二二回:「行过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
2.血统或派别相承的一系。如:「一脉相传」。《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亦且认是自家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缩。」《歧路灯》第九二回:「祖宗一脉,梦寐难忘。」
3.河流或山脉的一支。宋。陆游〈鲁墟〉诗:「青园旧墅千峰立,绿引官河一脉分。」
《國語辭典》:一线天(一線天)  拼音:yī xiàn tiān
两崖相夹,上头仅存一线可见天,或洞穴深邃,只透一线光等的特殊地形。如屏东恒春垦丁国家公园内即有一线天的景观。
《漢語大詞典》:濡缕(濡縷)
沾湿一缕。形容沾湿范围极小。引申指力量微弱。史记·刺客列传:“得 赵 人 徐夫人 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裴駰 集解:“言以匕首试人,人血出,足以沾濡丝缕,便立死也。”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及逾三十年,予亦窃位偷名,官进不已,然而终无濡缕之力及於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七郎 曰:‘此刀购诸异国,杀人未尝濡缕。迄佩三世矣。’”
《漢語大詞典》:条缕(條縷)
一条一缕。比喻细密。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因实递进,以次条缕,其目尤多,不可悉数。” 黄远庸 《财政部重要法令之说明》:“洎乎近年筹备立宪,将全国财政彻底清釐,试办预算,从其外形观之,固已条缕分晰、规订详明。”
分類:一缕细密
《国语辞典》:挂线(挂线)  拼音:guà xiàn
1.一种习俗。初见婴儿之时,用线一缕系荷包,中置银钱,挂于婴儿颈间。
2.电话机接线生将线路切断。
一缕一触
【佛学大辞典】
(杂语)言得袈裟之一丝,及触袈裟一度。皆得无量之功德也。文句记三中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同私记三本曰:「龙得一缕,牛角一触者:龙得袈裟一缕,免金翅鸟难;牛角一触架裟,免畜身。」往生要集指麾钞九曰:「龙得一缕者,广见法苑四十七,经律异相四十八,大部补注六等。牛角一触者。笺难第一云,曾以角触袈裟,后改报为僧闻法等,未见出处,后更追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