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视同仁
 
仁同视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八〈韩愈十二·原人〉~5652~
形于上者谓之天,形于下者谓之地,命于其两间者谓之人。形于上,日月星辰皆天也;形于下,草木山川皆地也;命于其两间,夷狄禽兽皆人也。曰:然则吾谓禽兽人,可乎?曰:非也。指山而问焉,曰:山乎?曰:山,可也;山有草木禽兽,皆举之矣。指山之一草而问焉,曰:山乎?曰:山,则不可。故天道乱,而日月星辰不得其行;地道乱,而草木山川不得其平;人道乱,而夷狄禽兽不得其情。天者,日月星辰之主也;地者,草木山川之主也;人者,夷狄禽兽之主也。主而暴之,不得其为主之道矣。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國語辭典》:一视同仁(一視同仁)  拼音:yī shì tóng rén
对人平等看待,不分厚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为甚么小的儿多贫困,大的儿有金银,爹爹妳妳阿,你可怎生来做的个一视同仁。」
《國語辭典》:同仁  拼音:tóng rén
1.同在一处共事的人。也作「同事」、「同人」。
2.彼此平等,没有差别。如:「一视同仁」。唐。韩愈〈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夫人同仁均养,亲族不知异焉。」
3.县名。位于青海省西顷山之北,循化县西南,黄河支流保安河西岸。境内有隆务寺。
《国语辞典》:厚彼薄此  拼音:hòu bǐ bó cǐ
优厚某一方而冷落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一视同仁而有所偏颇。如:「父母对待小孩如果厚彼薄此,将会妨碍他们的人格发展。」也作「厚此薄彼」。
《国语辞典》:十个指头咬著都痛(十个指头咬著都痛)  拼音:shí ge zhǐ tou yǎo zhe dōu tòng
(谚语)比喻对至亲的晚辈一视同仁,同等爱惜。《金瓶梅》第七回:「死了的也是侄儿,活著的也是侄儿,十个指头咬著都痛!」
《国语辞典》:弹劾无私(弹劾无私)  拼音:tán hé wú sī
一视同仁地停止违法失职官员的职权,而没有私心。《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汉张纲弹劾无私,直斥豺狼当道。」
《國語辭典》:公听并观(公聽並觀)  拼音:gōng tīng bìng guān
多方面听取意见和全面观察问题。《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
《漢語大詞典》:七子均养(七子均養)
谓人君对臣民当一视同仁。语本诗·曹风·鸤鸠:“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毛 传:“鳲鳩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 郑玄 笺:“喻人君之德当均一於下也。”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七子均养者,鳲鳩之仁也。”
《漢語大詞典》:仁同一视(仁同一視)
犹言一视同仁。《元典章·詔令一·成宗立皇太子诏》:“於戏!庆衍无疆,既正名於国,本仁同一视,尚均福於黎元。”
分類: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