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63,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司马承祯(字 子微 别称 赤城居士 道隐 号 天台白云子、白云子 贞一先生 )
郭正一
甄道一( 亶 )
路太一
杨执一( 河东郡公 忠 )
张元一
侯知一
封抱一
僧玄觉(字 明道 戴 真觉大师、无相大师、无相 别称 一宿觉和尚 烈 号 一宿觉 )
唐奉一(别称 酷吏 )
窦怀贞(别称 窦从一 窦、毒 字 从一 魏国公 )
李一( 悼 )
李孟犨(字 公悦 行第 一 )
刘怀一
其它辞典(续上)
宋令文(世称 皆得父一绝 )司马承祯(字 子微 别称 赤城居士 道隐 号 天台白云子、白云子 贞一先生 )
郭正一
甄道一( 亶 )
路太一
杨执一( 河东郡公 忠 )
张元一
侯知一
封抱一
僧玄觉(字 明道 戴 真觉大师、无相大师、无相 别称 一宿觉和尚 烈 号 一宿觉 )
唐奉一(别称 酷吏 )
窦怀贞(别称 窦从一 窦、毒 字 从一 魏国公 )
李一( 悼 )
李孟犨(字 公悦 行第 一 )
刘怀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7—735 【介绍】: 唐道士。洛州温人,字子微。法号道隐。事潘师正,传习辟谷道引术。遍游名山,止于天台山,自号天台白云子。武则天、睿宗时曾迎入京。玄宗开元时又两次召至都,令于王屋山置坛室以居。善篆、隶,书法自成一体,号“金剪刀书”。以三体写《老子》石经,刊正文句。初,卢藏用隐居终南山,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卒谥贞一先生。有《修真秘旨》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7—735 字子微,号白云子,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早年不屑为吏,遂为道士。师道士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又受上清经法。后遍游名山,隐居于天台山玉霄峰。武后时,被召至洛阳。睿宗时,召入长安。归山时,朝士赠诗者300余人,后编为《白云记》。玄宗时,两次被召,并奉诏居王屋山。卒谥贞一先生。为唐代道教上清派之重要人物,著有《坐忘论》、《天隐子》。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四
承祯字子微。河内温人。为道士。事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止天台山。武后闻其名。召至都。降手敕赞美之。景云二年。睿宗复召之。固辞还山。开元九年十五年。元宗两召之。敕于王屋山建阳台观以居。卒年八十九。赠银青光禄大夫。谥贞一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定州鼓城人。太宗贞观进士。累转弘文馆学士。高宗永隆二年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永淳间制敕多出其手。武则天临朝,转国子祭酒,出检校陕州刺史。为周兴所诬构,被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 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州)人。太宗贞观中举进士。累转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高宗永隆二年(681),迁秘书少监,检校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永淳二年(683),真迁中书侍郎。武后临朝,罢相,改任国子祭酒。寻出晋州刺史。入为麟台监,又检校陕州刺史。永昌元年(689),为酷吏所陷,流配岭南而死。文集多遗失。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正一。定州彭城人。贞观中进士。累转中书舍人宏文馆学士。永隆二年迁秘书少监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后临朝。转国子祭酒。罢知政事。历麟台监。永昌元年为酷吏所陷。流死岭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1—717 【介绍】: 唐中山无极人,名亶,以字行。幼以孝闻,州荐入仕。累转右骁卫右郎将,为临洮大使,拜兰州刺史,迁夏、幽二州都督,复为夏州都督。守边多年,颇著军功。坐军进逗留,贬抚州刺史。未到任,迁广州都督。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2—726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执柔弟。起家玉钤仓曹。累迁右卫中郎押千骑使。中宗神龙初,以诛张易之功,再迁右威卫将军,封河东郡公。出为常州刺史,以母老改授晋州。坐王同皎事尽削官封。睿宗即位,擢卫尉卿,复初封爵,为剑、汾二州刺史。玄宗开元二年迁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历原、胜诸州刺史,颇有威名,屡迁右金吾卫大将军。为朔方元帅。官终鄜州刺史。卒谥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上谷人。侯善业子。武则天时,累官金部郎中。长寿二年,除夏官侍郎。长安元年,任太子右庶子。又任司府卿。年老而不伏致仕,为时人所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6—714 【介绍】: 唐僧。永嘉人,字明道。俗姓戴。住温州龙兴寺。尝谒六祖慧能,问答相契,便欲辞去,慧能留住一宿,谓之一宿觉。卒谥真觉大师。有《永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5或675—713 字明道,俗姓戴,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少出家,初学天台止观之说。后至韶州谒禅宗六祖慧能,留宿一夜而悟禅法,时称一宿觉和尚。后仍归温州,住龙兴寺。卒谥无相大师。《宋高僧传》卷八、《祖堂集》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玄觉遗作10篇,由庆州刺史魏靖辑为《永嘉集》1卷,有《大正藏》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等。其中收《永嘉證道歌》,文字通俗,多用杂言,阐说禅宗学说,在唐宋两代流传甚广。《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玄觉俗姓戴氏。永嘉人。先天元年卒。赐谥无相大师。著有永嘉集十卷。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字明道。姓戴氏。永嘉人也。其兄宣。有名教庠中并与其二侄出家。居龙兴寺。素业定。乃于所居之寺侧。立禅室以进脩。既而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谒曹溪六祖。初到𢹂瓶锡。绕祖三匝。祖云。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行方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觉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觉乃具威仪参礼。须臾即辞。祖曰。返太速乎。觉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觉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觉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觉曰。分别亦无意。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病。时谓一宿觉。自是学者辐辏。化被天下。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终。端坐如入定。寿四十九。以其年之十一月十三日。葬于西山之阳。弟子慧操慧持等慈玄寂等。嗣其化。括州刺史李邕撰文勒石。以纪行业。庆州刺史魏靖为集平生著述。以行世。后谥无相。塔号净光。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玄觉。字明道。俗姓戴氏。汉末祖侃公第五燕公九代孙。讳烈。渡江乃为永嘉人也。总角出家龆年剃发。心源本净智印全文。测不可思解甚深义。我与无我恒常固知。空与不空具足皆见。既离四病亦服三衣。德水沐其身。所以清净。良药治其眼。所以光明。兄宣法师者。亦名僧也。并犹子二人并预缁伍觉本住龙兴寺。一门归信连影精勤定根确乎不移。疑树忽焉自坏都捐我相不污客尘睹其寺旁别有胜境。遂于岩下自构禅庵。沧海荡其胸。青山拱其背。蓬莱仙客岁月往还。华盖烟云晨昏交集。粤若功德成就佛宝郁兴。神钟震来妙屋化出。觉居其间也。丝不以衣耕不以食。岂伊庄子大布为裳。自有阿难甘露作饭。觉以独学孤陋三人有师。与东阳策禅师肩随游方询道。谒韶阳能禅师而得旨焉。或曰。觉振锡绕庵答对。语在别录。至若神秀门庭遐征问法。然终得心于曹溪耳。既决所疑能留一宿。号曰一宿觉。犹半遍清也。以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于龙兴别院端坐入定。怡然不动僧侣悲号。以其年十一月十三日殡于西山之阳。春秋四十九。初觉未亡前禁足于西岩。望所住寺喟然叹曰。人物骈阗花舆蓊蔚。何用之为。其门人吴兴兴师新罗国宣师。数人同闻皆莫测之。寻而述之曰。昔有一禅师将诸弟子游赏之次。远望一山忽而唱曰。人物多矣。弟子亦不测。后匪久此师舍寿。殡所望地也。西山去寺里有馀程。送殡繁拥人物沸腾。其感动也若此。又未终前有舒雁千馀飞于寺西。侍人曰。此将何来。空中有声云。为师墓所故从海出也。弟子惠操惠特等慈玄寂。皆传师之法为时所推。后李北海邕为守括州。遂列觉行录为碑号神道焉。觉唱道著明修證悟入。庆州刺史魏靖都缉缀之号永嘉集是也。初觉与左溪朗公为道契。朗贻书招觉山栖。觉由是念朗之滞见于山。拘情于讲。回书激劝。其辞婉靡其理明白。俾其山世一如喧静互用。趣入之意暗诠于是。达者韪之。终敕谥号无相。塔曰净光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齐州人。登进士第。武则天时历官御史、构陷唐宗室颇多,时称酷吏。武周万岁通天元年,以比部郎中充榆关道安抚大使武三思之掌书记。神功元年,以给事中为河北行军长史,从武懿宗讨契丹。累官兵部尚书,迁夏官侍郎。久视元年,以夏官尚书,充天兵中军大总管,以备突厥。中宗神龙元年,因酷吏配流。工书翰,尤擅八分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3 【介绍】: 唐京兆始平人,字从一。窦德明侄。初为清河令。中宗神龙时官左御史大夫,续娶韦后乳母王氏,自称“皇后阿㸙”,以取媚于后。及后败,乃斩妻献其首,贬濠州司马,迁益州长史。睿宗景云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侍中。性谄诈,善谐结权贵,畏奉宦官。玄宗即位,进左仆射,封魏国公。先天二年太平公主谋废玄宗,怀贞党之,事败,投水死。追戮其尸,改姓毒氏。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3 又名从一,洛阳(今属河南)人。高宗时左相窦德玄之子。武后时累官至越州都督。中宗时历任扬州长史、蒲州刺史、御史大夫兼检校雍州长史。改名从一,谄事韦后,并娶韦后乳母为妻,为时论所轻。景龙四年(710)贬濠州司马,寻擢益州长史,仍复旧名。睿宗景云二年(712)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即位后,封魏国公。旋因参预太平公主逆谋而被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收其与中宗等人联句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7 【介绍】: 唐宗室。玄宗第九子。生而韶秀,帝钟爱无比,故名之曰一。孩孺而卒,谥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7—731 【介绍】: 唐宗室后裔。字公悦。初官梁州参军,历合阳、猗氏、三原三县令,有善政。迁邓州司马,兴修白水陂堰,劝农耕穑。擢礼部员外郎。玄宗开元十三年,改虞部员外郎。出为泗州刺史,治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