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70,分365页显示  上一页  242  243  244  245  246  248  249  250  25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哄而散
一裹圆
一裹穷
一裹脑子
一虢
一股脑儿
一股气
一骨辣
一骨鲁
一骨碌
一毂汲引
一毂辘
一鼓一板
一鼓作气
一顾倾城
《國語辭典》:一哄而散  拼音:yī hōng ér sàn
大夥儿吵吵闹闹一下子后各自散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文明小史》第二○回:「不提防堂倌一声呼喊,说是打烊,只见吃茶的人,男男女女,一哄而散。」也作「一鬨而散」。
《國語辭典》:一裹圆(一裹圓)  拼音:yī guǒ yuán
1.清代盛行的一种左右开衩的长皮袄。《红楼梦》第九四回:「且说那日宝玉本来穿著一裹圆的皮袄在家歇息,因见花开,只管出来看一回,赏一回,叹一回,爱一回的,心中无数悲喜离合都弄到这株花上去了。」
2.清朝妇女所穿的一种无开衩的便服。
《國語辭典》:一口钟(一口鐘)  拼音:yī kǒu zhōng
1.一只钟。如:「庙里悬著一口钟。」
2.一种没有开衩的长袍。形状如钟形,上窄下宽。《官场现形记》第四三回:「却不知从那拖到一件又破又旧的一口钟,围在身上,拥抱而卧。」也称为「斗篷」。
《漢語大詞典》:一裹穷(一裹窮)
指最简陋的衣服。《西游记》第三六回:“这是我们城中化的布。此间没有裁缝,是自家做的个一裹穷。”
分類:简陋衣服
《漢語大詞典》:一裹脑子(一裹腦子)
同“ 一股脑儿 ”。 红楼梦第三六回:“别做娘的春梦了!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
《骈字类编》:一虢
左传: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疏正义曰:据传云晋灭一虢,郑灭一虢,不知谁是仲后,谁是叔后。
《國語辭典》:一股脑儿(一股腦兒)  拼音:yī gǔ nǎo ér
全部、通通。如:「门铃一响,他便把杂物一股脑儿往衣橱里塞。」
分類:通通全部
《漢語大詞典》:一股气(一股氣)
犹言一口气。 许地山 《桥边》:“我底哥哥不等说完,一股气就跑到 红儿 家里。”
分類:一口气
《漢語大詞典》:一骨辣
同“ 一股那 ”。 《西游记》第五四回:“那 八戒 那管好歹,放开肚子,任情喫起,也不管甚么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蔴菇、香蕈……一骨辣噇了个罄尽。”
《漢語大詞典》:一骨鲁(一骨魯)
一滚或一转。形容动作灵活迅速。《西游记》第十六回:“他心疑惑道:‘此时夜静,如何有人行得脚步之声?莫敢是贼盗,谋害我们的?’他就一骨鲁跳起。”
《國語辭典》:一骨碌  拼音:yī gú lu
翻身一滚。形容速度很快、一下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勉强睡一霎儿,刚睡不大工夫,听见有人说话,一骨碌就坐起来了。」《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县大老爷听说要撤任,急得把烟抢摔下,哗啷一声打破了个胶州灯的罩子,一骨碌跳下炕来。」也作「一毂辘」。
《分类字锦》:一毂汲引(一毂汲引)
范仲淹水车赋: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
分类:农作具
《國語辭典》:一毂辘(一轂轆)  拼音:yī gǔ lù
翻身一滚。形容速度很快。《西游记》第二一回:「呆子忽抬头,见没了人家,慌得一毂辘爬将起来道:『我的马哩?』」《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只见巫娘子望见官人来了,一毂辘跳将起来。」也作「一骨碌」。
《漢語大詞典》:一骨鲁(一骨魯)
一滚或一转。形容动作灵活迅速。《西游记》第十六回:“他心疑惑道:‘此时夜静,如何有人行得脚步之声?莫敢是贼盗,谋害我们的?’他就一骨鲁跳起。”
《國語辭典》:一鼓一板  拼音:yī gǔ yī bǎn
一吹一唱。即两个人说话互相帮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國語辭典》:一鼓作气(一鼓作氣)  拼音:yī gǔ zuò qì
作战时击第一通鼓,战士们最能鼓足勇气。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比喻做事时要趁著初起时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奋其智谋,讨彼凶逆,一鼓作气,万里摧锋,二旬之间,两京克定。」《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饶鸿生在两江制台面前告奋勇的时候,不过是个一鼓作气,他说要游历英、法、日、美四国,不免言大而夸。」
《國語辭典》:一顾倾城(一顧傾城)  拼音:yī gù qīng chéng
语本《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形容女子容貌美艳。《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一团灵心慧性。那怕丈夫千金买笑,自料断不及我一顾倾城。」也作「一顾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