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70,分365页显示  上一页  249  250  251  252  253  255  256  257  25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拨儿
一病不起
一饼一韵
一秉至公
一闭一开
一碧万顷
一壁厢
一臂之力
一边倒
一边儿
一鞭先着
一鞭一条痕
一便价
一遍能写
一差二误
《搜韵词典》:一拨儿  拼音:yī bō ér
一群;一批;一次
没赶上这一拨儿
《國語辭典》:一病不起  拼音:yī bìng bù qǐ
形容病情严重,或因而致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分类字锦》:一饼一韵(一饼一韵)
归田录:太宗时亲试进士。每以先进卷子者。赐第一人及第。孙何与李庶几同在科场。皆有时名。庶几文思敏速。何尤苦思迟会。言事者上言。举子轻薄。为文不求义理。惟以敏速相誇。因言庶几与举子于饼肆中作赋。以一饼熟成一韵者为胜。太宗闻之大怒。是岁殿试。庶几最先进卷子。遽叱出之。由是何为第一。
分类:
《國語辭典》:一秉至公  拼音:yī bǐng zhì gōng
完全秉持法规、公理办事。称人公正无私。《文明小史》第六○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漢語大詞典》:一秉大公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明 张居正 《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僕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郭沫若 《王阳明礼赞》附论一:“这从社会方面说来,便是废去私有制度而一秉大公了。”亦作“ 一秉至公 ”。《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 平中丞 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分类字锦》:一闭一开(一闭一开)
晋书隐逸传:刘驎之好游山泽。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返。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
分类:衡山
《國語辭典》:一碧万顷(一碧萬頃)  拼音:yī bì wàn qǐng
形容碧绿的天空或水面辽阔无际。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英烈传》第四七回:「但见湖中清风徐来,水光接天,众籁无声,一碧万顷。」
分類:青绿无际
《國語辭典》:一壁厢(一壁廂)  拼音:yī bì xiāng
1.一边、一旁。《西游记》第一○回:「一壁厢赏了魏徵,众官散讫。」《醒世恒言》卷一三:「庙官接见,宣疏拈香礼毕。却好太尉夫人走过一壁厢。」也作「一壁」。
2.一方面。表示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也作「一壁」。
《國語辭典》:一壁  拼音:yī bì
1.一边、一旁。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我且躲在一壁,待那先生来时,再作计较。」《薛仁贵征辽事略》:「刘君昴望见,諕了三魂,急令将仁贵收在一壁。」也作「一壁厢」、「一壁儿」、「一边厢」。
2.一面。表示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写书附京师去。」也作「一壁厢」、「一壁儿」、「一边厢」。
《國語辭典》:一臂之力  拼音:yī bì zhī lì
一只胳臂的力量。比喻从旁给予的援助。《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操贼。」《文明小史》第五○回:「至于德国官如何助他一臂之力,年深日久,做书的也记不起了。」
《漢語大詞典》:一边倒(一邊倒)
完全倾向一边。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边倒,是 孙中山 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叶永烈 《并蒂莲》八:“有一件事,使 金莲 心中摇摆不定的天平终于一边倒了。” 王晨 张天来 《划破夜幕的陨星》:“在这场几乎完全一边倒的‘论战’中,这位二十三岁的‘黄口孺子’,就是这样不畏权势,向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发起了反击。”
分類:倾向
《漢語大詞典》:一边儿(一邊兒)
方言。一般,同样。 老舍 《骆驼祥子》一:“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老舍 《二马》第一段一:“圈儿外边围着三五成群的巡警,都是一边儿高。”
分類:方言同样
《漢語大詞典》:一鞭先着(一鞭先著)
晋 刘琨 少负志气,与 祖逖 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國語辭典》:一鞭一条痕(一鞭一條痕)  拼音:yī biān yī tiáo hén
比喻做事踏实或说话切中要点。《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吾兄这几句说话,真是一鞭一条痕的几句好文章。」也作「一棒一条痕」。
《國語辭典》:一棒一条痕(一棒一條痕)  拼音:yī bàng yī tiáo hén
打下一棒就留下一条痕迹。比喻做事踏实或说话切中要点,毫不含糊。《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述而篇》:「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也作「一鞭一条痕」。
《高级汉语词典》:一便价
一式的;一律的
《分类字锦》:一遍能写(一遍能写)
尚书故实:李幼奇者,以艺干柳芳,尝对芳念百韵诗,芳已暗记,便题之于壁,不差一字,谓幼奇曰:此吾之诗也。幼奇大惊异之,有不平色。久之,徐曰:聊相戏耳,此君所念也。因请幼奇更诵所著文章,皆一遍能写。
分类:聪敏
《國語辭典》:一差二误(一差二誤)  拼音:yī chā èr wù
差错、意外。《水浒传》第七八回:「当枪对敌,恐有些一差二误,枉送你一世清名。」《西游记》第七六回:「外公!外公!是我的不是了!一差二误吞了你,你如今却反害我。」也作「一差二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