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仁宗庆历时布衣,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其法用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火烧令坚。另设一铁板,上涂以松脂蜡和纸灰。印刷时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以火炀之,药稍熔,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活字可多次使用。约卒于皇祐间。
寇利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祐五年(1060)任河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张次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097 【介绍】: 宋常州武进人,字希一。张温之子。仁宗嘉祐初为太常寺奉礼郎。神宗即位,为卫尉寺丞,转大理寺丞,历知洛州、滁州。迁江淮荆浙福建广南提点坑冶铸钱司事,躬自巡历,务革积弊,以公廉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119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
全宋诗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西塘老人,祖籍光州固始(今属河南),后入闽,为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入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中,因绘《流民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指斥新法弊窦,编管汀州,改英州。哲宗立,放还,除泉州教授。元祐八年(一○九三),授泉州录事参军。元符元年(一○九八),再窜英州。徽宗即位,复泉州教授,改监潭州南岳庙,未被敕,复追毁前命。崇宁五年(一一○六),复将仕郎,不复出。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光宗绍熙初,追赠朝奉郎。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赐谥介。有《西塘集》十卷。《景定建康志》卷四八、《东都事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塘集》为底本,参校清吴自牧(宋诗钞二集·西塘诗钞)(简称诗钞)、清管庭芬《宋诗钞补·西塘集补钞》(简称补钞)。另辑得集外诗七首,合编一卷。
全宋文·卷二一六九
郑侠(一○四一——一一一九),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一拂居士,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治平四年进士,任光州司法参军。熙宁五年春,秩满入京,监安上门。素为王安石所重,数上书安石,言新法为民害。七年,上《流民图》并奏,王安石罢相出知江宁。及吕惠卿执政,又上疏劾之,复绘《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惠卿奏为谤讪朝政,编管英州十二年。哲宗立,始得归,为泉州教授、录事参军十三年。元符中再窜英州三年。徽宗立,赦还,复故官,又为蔡京所夺,归田里。宣和元年卒,年七十九。见郑侠《上漕车书》、《大庆居士序》,夏之文《西塘先生墓志》(《西塘集》附录),《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刘永一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刘大弟。廉谨有义行。神宗熙宁初,巫咸水溢入县城,民多溺死,永一持竿立门前,见有物流过,辄挑而出之。有僧将数万钱寄放其家,僧死,永一诣县自言,请以钱归其弟子。乡人有负债不肯还,立焚其券。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一向,字适中(《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云即陈向,字迩中),桐庐(今属浙江)人。世家睦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仁宗嘉祐中进士,授金华县主簿。迁知泰兴县、山南东道节度推官。神宗熙寂八年(一○七五),为荆湖北路转运司勾当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七)。擢知辰州,兼沿边都巡检使。元丰初提举开封府界常平公事(同上书卷三九八),未几卒(《却扫编》卷下),年五十三。四年,葬于丹徒。事见《长兴集》卷一八《故朝散大夫知楚州陈君墓志铭》。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适中,或作通中,号一翁。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累官湖南转运使,时掌盐法者争以羡余希进,极条其不便,遂罢归。后擢度支员外郎。哲宗元祐初除江西提刑。以亲丧力请致仕。有《宜川集》。
全宋诗
邹极(一○四三~一一○七),字适中,宜黄(今属江西)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初任吉州太和簿,摄永新令,衡州茶陵丞。神宗熙宁中,权审官主簿,遣视河北,除开封府界提点司勾当公事。元丰二年(一○七九),入为御史台推直官。三年,权发遣提举江南东路常平事。六年,权荆湖南路转运判官。七年,除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丁父忧服除乞閒,得管勾洪州玉隆观。六年致仕,时年四十九(本人《一翁亭歌序》)。绍圣元年(一○九四),起为户部官,以母老辞。徽宗大观元年卒,年六十五。有《宜川文集》三十卷,已佚。清道光《宜黄县志》卷二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二二三九
邹极(一○四三——?),字适中,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治平四年进士,调太和主簿,旋罢归。累官度支员外郎,元祐初除江西提刑。丁外艰,服除,丐祠得洪州玉隆观。绍圣三年以朝散郎致仕,时年五十四。与方外异人游,自号一翁。有《宜川集》。见《雪楼集》卷二四《书邹次陈所藏先世告身后》,《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五八,《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九《一翁亭歌并序》。
李平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四年(1071)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熙宁七年(1074)任广南西路转运副使。熙宁八年(1075)任广南西路转运使。熙宁十年(1077)8月降为屯田郎兼庐州盐矾务。
石得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 【介绍】: 宋开封人。为内侍黄门,累官内殿承制。神宗时管勾皇城司,四迁入内副都知。哲宗元祐初御史刘挚言其管皇城十年,恣为残刻,与王中正、李宪、宋用臣为“四凶”。坐降左藏库使管勾崇福宫卒。
全宋文·卷二一八三
石得一,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内侍黄门,累官内殿承制。熙宁五年为皇城副使、带御器械。元丰二年勾当军头司,察京西路第五将军马弓手。五年七月迁入内副都知。八年为永裕陵使。元祐初领成州团练使,降左藏库使、管勾崇福宫,十二月卒。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二九七、三二七、三五七、三七五、三九三,《宋会要辑稿》礼三七之一三、礼二九之六二、职官三六之一八,《宋史》卷四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惟一,法眼之孙。宋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张利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一四
张利一,字和叔,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耆子。以荫补供奉官、光州都监。提点京东、淮南刑狱,知莫、冀二州,为河北缘边安抚都监兼閤门通事舍人、知广信军。治平二年知雄州兼河北缘边安抚使,再任之。熙宁九年知保州,亦再任。坐事改卫州钤辖。元祐五年知沧州,寻改大名路总管、知澶州。历郑、相二州,终雄州团练使。时论多谓其才品俱下。有《奏议》三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七八、四四九、四八○,《宋史》卷二九○《张耆传》有附传。
张诚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五一九
张诚一,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耆子。熙宁、元丰间历西上閤门副使、客省使,枢密院副都承旨、都承旨。元丰八年罢,差知潞州。元祐初以穿父墓取犀带得罪,由相州观察使责授左武卫将军、分司南京,于本处居住。元祐七年为右武卫将军、提举明道宫。编著有《熙宁五路义勇保甲敕》五卷、《总例》一卷,《学士院等处敕式交并看详》二十卷及《御书院敕式令》二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五之四、四六之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九、四六九,《宋史》卷二○四《艺文志》三、卷二九○《张耆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四
守一,字不二,杭州景德灵隐寺住持小师,号法真禅师。元丰中,尝撰《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米芾、黄庭坚皆爱而书之。著有《律宗会元》三卷(存)、《终南家业》六卷(存)等。
高遵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四年(1081)任代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廖正古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哲宗元祐六年,召试馆职,除正字。直声颇著,出知常州。绍圣间,贬信州玉山监税,入元祐党籍。有《竹林集》,一云有《白云》、《云溪》二集。
全宋诗
廖正一,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陆)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秘书省正字。六年,除秘阁校理(《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二)。绍圣二年(一○九五),知常州(《咸淳毗陵志》卷八)。入党籍,贬监玉山税,卒。有《白云集》、《竹林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六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二五三○
廖正一,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元丰二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出知常州。尝居言路,因入元祐党籍。有《白云》、《云溪》二集,已佚。见《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诗纪事》卷二七,《元祐党人传》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