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七章
左传季武子如宋报向戍之聘也褚师段逆之以受享赋棠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贿之
又周礼大行人见四积下辰诗传见七兮下侯后汉书舆服志乘舆备文日月星 十二章三公诸 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山金史礼志大房山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山陵地大房 神为保陵公冕八旒服七章圭册香币使副持节行礼并如册长白山之仪曰又左传昭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疏正义 历法十九年为一章章首之岁必周之正月朔旦冬至僖五年冬至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是章首之岁年也计僖五年至往年合一百三十三年是为七章今年复为章首故云是岁朔旦冬至之岁也 汉书艺文志苍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内又晋书李雄载记以永兴元年僣称成都王赦其境 建元为建兴除晋法约法七章歌又晋清商曲辞七日夜女郎 七章未成匹飞燕起长川
分类:七章
《分类字锦》:八旒七章
通典唐尚书令朝服鷩冕八旒七章三梁冠
分类:宰执
《分类字锦》:狸首七章(狸首七章)
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洞庭既张承云乃奏驺虞九节狸首七章
分类:
《國語辭典》:消息  拼音:xiāo xí
1.比喻荣枯盛衰。《易经。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2.音信、讯息。唐。杜甫〈哀江头〉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文明小史》第三回:「已经得了外面消息,怕有考童闹事。」
3.秘密、诀窍。《水浒传》第四七回:「左来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晓的白杨树转湾抹角的消息。」
4.机关的枢纽。《红楼梦》第四一回:「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了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三侠五义》第六三回:「伸手一摸,似乎活的。摸了多时,可巧手指一按,只听咯噔一声,将消息滑开,却是个转身门儿。」也称为「泛子」、「消息儿」。
《国语辞典》:文王  拼音:wén wáng
1.帝号。指周文王。《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2.《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七章。根据〈诗序〉:「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首章二句为:「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國語辭典》:兀兀  拼音:wù wù
1.高耸矗立的样子。唐。杨乘〈南徐春日怀古〉诗:「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明。朱权《荆钗记》第一九出:「巍巍驾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
2.依然。金。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诗:「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
3.劳苦不息的样子。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漢語大詞典》:违戾(違戾)
(1).违背。后汉书·范升传:“时难者以 太史公 多引《左氏》, 升 又上 太史公 违戾《五经》,谬 孔子 言。”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况经收换,朝廷为民之意已足;如有违戾,惩治大吏一人,自然震耸用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 元始天尊 讲十戒,第一戒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
(2).抵触;不一致。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 谢尚书 不量力,内与 萧王 违戾,外失 河 北之心,公所知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 李师中 平日讲论,多与 荆公 违戾,及公权盛, 李 欲合之。”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粗野而有楞角的色彩,调和中有违戾的印象。”
(3).乖谬;不合情理。 宋 陈师道 《策问》之五:“ 太史公 之论六家, 班固 之序九流,知其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也。至 荀卿 之非十二子,则咸无取焉。 庄休 之语道术,又皆出於圣人,其故何也?乌有同出於道而无一可取?其违戾莫甚於此。”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古微堂集》:“《古微堂外集》又詆諆先儒,指斥近献,尤多违戾很愎之言,亦不足与辨。”
《國語辭典》:才思  拼音:cái sī
才气与情思。多指诗文的创作能力。如:「才思敏捷」。《南史。卷二八。列传。褚裕之》:「少孤贫,笃志好学,有才思。」《红楼梦》第七八回:「他二人才思滞钝,不及宝玉空灵娟逸。」
《國語辭典》:崇山  拼音:chóng shān
高山。《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嵷崔巍。」
《國語辭典》:辐辏(輻輳)  拼音:fú còu
形容人物的聚集和稠密。《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及七国献书,诡丽辐辏。」也作「辐凑」。
《漢語大詞典》:传衣(傳衣)
谓传授师法或继承师业。 唐 李商隐 《谢书》诗:“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 王祥 得佩刀。” 宋 黄庭坚 《题山谷石牛洞》诗:“司命无心播物,祖师有记传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何文安公挽联》:“再世获传衣,最喜缘深堪歷久;三臺期接席,那知望切竟成空。”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三:“ 韩愈 一派,诗当时推 李贺 为传衣人,犹之古文当时推 李翱 为传衣人。”`参见“ 传衣鉢 ”。
《國語辭典》:颁行(頒行)  拼音:bān xíng
公布施行。《宋史。卷八二。律历志十五》:「因更造历,六年,历成,诏试礼部尚书冯梦得序之;七年,颁行,即成天历也。」《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又诏书颁行天下,将元祐贤臣,籍做奸党,立石刊刻姓名。」
《國語辭典》:柘枝  拼音:zhè zhī
一种唐、宋时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歌舞相应,节奏多变,多以鼓伴奏。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都只待奏新声,舞柘枝。」清。毛奇龄〈南柯子。驿馆吹芦叶〉词:「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
《漢語大詞典》:守宰
指地方长官。《后汉书·朱浮传》:“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拜守宰者,印组光华,车骑辉赫,荣兼九族,取贵一时。”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閲守宰以求治,慎迁易以去弊。”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宋文帝 性仁厚恭俭,勤於为政,守法而不峻,容物而不弛,百官谐於其职,守宰以六期为断,吏不苟免,民有所係,三十年间,四境之内,晏安无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七章第三节:“ 冯跋 每次派遣守宰,都亲自接见,询问为政要领。”
《漢語大詞典》:清娱
清雅欢娱。 唐 宋之问 《洞庭湖》诗:“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清 陈维嵩 《金菊对芙蓉·舟中有示仍用前韵》词:“泛泛清娱,迢迢 樊素 ,相随单舸高秋。”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凡市府声色之繁华,山水登眺之清娱,礼乐书画之文明,皆可挹而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