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军(三軍)  拼音:sān jūn
1.周制,诸侯大国统率三军,每一军共一万二千五百人。《左传。襄公十四年》:「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
2.旧时的左、中、右三军,后为军队的通称。如:「勇冠三军」。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曹操自引军马来迎,正逢高顺,三军混战。」
3.现代称呼陆、海、空军。
《國語辭典》:勇冠三军(勇冠三軍)  拼音:yǒng guàn sān jūn
英勇出众为三军之首。形容非常勇猛。《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晔传》:「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田礼、沮授皆忠臣也;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也作「气冠三军」。
《国语辞典》:气冠三军(气冠三军)  拼音:qì guàn sān jūn
形容极勇猛,为三军之首。《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鹯。」也作「勇冠三军」。
分类:勇猛三军
《国语辞典》: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谚语)比喻人若坚守意念,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他的志气。《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国魏。何晏。集解:「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国语辞典》:三军未发,粮草先行(三军未发,粮草先行)  拼音:sān jūn wèi fā,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谚语)比喻做事情要先有计画和准备。《精忠岳传》第三七回:「三军未发,粮草先行;目今交兵之际,粮草要紧。」也作「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国语辞典》: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拼音:s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
(谚语)比喻将才难得。《三国演义》第七○回:「『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张合虽然有罪,乃魏王所深爱者也,不可便诛。」
《分类字锦》:奋荡三军(奋荡三军)
韩诗外传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言者何子路曰由愿奋长戟荡三军乳虎在后仇敌在前蠡跃蛟奋进救两国之患孔子曰勇士哉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