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初从太宗攻战,松山、杏山等役,与明兵力战有功。顺治元年从多尔衮入关,攻李自成。潼关之役,冒矢石先登。旋随豫亲王下江南,从博洛取浙江,从郑亲王攻湖广,均为先锋。官至都统,封三等伯,授议政大臣。卒谥勇敏。
线国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6 【介绍】: 清辽东人。初从孔有德降清,隶汉军正红旗。顺治元年从入关,参与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后用兵西南,败李定国于桂林,进军云、贵。积功封三等伯,镇守广西。康熙五年以老乞休。十三年孙延龄据桂林叛,国安从之。十五年病死。
穆赫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8 【介绍】: 清满洲正蓝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初袭三等伯。康熙间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列议政大臣。三藩之乱,率兵攻耿精忠,克台、温等府。旋移师福建,在海澄被郑经军所围,城破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7—1745 【介绍】: 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三十八年举人。袭佐领,授侍卫,擢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元年,特擢江苏布政使。三年,迁广西巡抚,调云南,治总督事。次年,提出“改土归流”之议。六年,命总督云、贵、广西三省。在滇、黔实行改土归流,用武力镇压不肯从命之土司,增设郡县。世宗临终时,以大学士参与顾命。乾隆初,授军机大臣,封三等伯,赐号襄勤。卒谥文端。有《西林遗稿》。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五
鄂尔泰,字毅庵,满洲旗人。康熙己卯举人,世袭佐领,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封一等襄勤伯,加太传。谥文端,配享太庙。有《西林遗稿》。
清诗别裁集
字毅庵,奉天人。康熙己卯举人,官至大学士,谥文端。○文端开藩吴中,以古学造士,今《南邦黎献集》,彬彬如也。掌翰院时,亦以立品董率后进,生平不欲以诗自鸣,而意格自高,熔冶《骚》、《选》者转未能或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1—1759 【介绍】: 清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圣祖赴热河,屡扈从。世宗授直隶宣化总兵。乾隆时,官至陕甘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三等忠勤伯。讨阿睦尔撒纳时,筹办军需及时。卒谥文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4—1755 【介绍】: 清满洲镶蓝旗人,字休如,号虚亭,西林觉罗氏,鄂尔泰长子。雍正十一年进士。充军机处章京。乾隆间历编修、兵部侍郎、河南巡抚、两江总督。授参赞大臣,从征伊犁。会阿睦尔撒纳叛,力战不支,自尽,谥刚烈。工诗,有《鄂虚亭诗草》。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八
鄂容安,字休如,号虚亭,满洲旗人。雍正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袭三等襄勤伯,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少傅。殉难,谥刚烈。有《鄂虚亭诗草》。
维基
鄂容安(1714年—1755年),西林觉罗氏,字休如,镶蓝旗满洲人,清朝大臣、将领,大学士鄂尔泰长子,封爵三等襄勤伯,官至太子少傅、两江总督,卒谥刚烈。雍正十一年(173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八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帝命充任军机章京。乾隆元年(1736年),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行走。五年(1740年),升授詹事府詹事。父亲鄂尔泰坚决辞退,乾隆帝表示:「鄂容安与张若霭(张廷玉子),是雍正帝命在军机处行走,原本希望培养成材。朕因此擢升任用,鄂尔泰勿以自己意念而辞让。」随后又命鄂容安在上书房行走。七年(1742年)十二月,因左副都御史仲永檀承认鄂善受贿案密奏留中之事曾与鄂容安商议,鄂容安及仲永檀皆革职、下内务府慎刑司监狱,由庄亲王,履亲王,和亲王,平郡王,大学士张廷玉、徐本,尚书讷亲、来保、哈达哈审讯。鄂容安、仲永檀承认在仲永檀未奏前共同谋划,奏后又互相照会,诸王、大臣以泄漏机密事务律论罪,乾隆帝指责鄂容安、仲永檀是结党营私,用律不合,命令王大臣会同三法司覆审。王大臣奏请对鄂容安、仲永檀刑讯,乾隆帝谕:鄂容安、仲永檀不必刑讯;仲永檀受特恩擢升,却依附师门,参劾官员时预先与鄂容安商酌,暗结党派为后援、排挤异己,罪责重大;鄂容安同样罪无可逭,但应当较仲永檀稍微减轻,命王大臣定拟具奏。之后鄂容安被定罪应流放,乾隆帝予以宽免。八年(1743年),乾隆帝命鄂容安仍在上书房行走,并授国子监祭酒。十年(1745年),父鄂尔泰卒,鄂容安承袭三等伯爵。十二年(1747年),授兵部侍郎。十三年(1748年),外放为河南巡抚,赏戴花翎。十五年(1750年)加封号「襄勤」。十六年(1751年),调任山东巡抚。十七年(1752年),调任江西巡抚。十八年(1753年)正月,升授两江总督。十九年(1754年),加太子少傅,随后因第一次准噶尔之役,攻打达瓦齐,乾隆帝以鄂容安年轻力盛、勇壮晓畅,召授参赞大臣。二十年(1755年),鄂容安随同西路军定西将军永常出征。同年,达瓦齐被平定后,阿睦尔撒纳在前往承德避暑山庄觐见途中反叛,鄂容安与班第力战不支,突围失败,自刭身亡。乾隆亲往清河迎灵,赐谥号刚烈,作《双烈诗》。后被列入紫光阁,位列紫光阁五十功臣之一。著有《鄂刚烈诗》1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0—1796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智冶,号补山。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历任云南、广东巡抚,两广总督,参与缅甸、安南、廓尔喀之役,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晚年权四川总督,拒白莲教军,在军中病死。卒谥文靖。诗格雄丽。有《百一山房诗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孙士毅,字智冶,号补山,仁和人。乾隆辛巳进士,由中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赠一等公,谥文靖。有《百一山房诗集》。
维基
孙士毅(1720年—1796年),字智冶,号补山,浙江仁和县临平镇(今杭州市临平区)人,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中进士,次年授内阁中书,特授翰林院侍读。三十三年(1768年),任戊子科四川正主考。次年春,随大学士傅恒督师征伐缅甸,专典章奏。叙军功授户部广西司郎中。旋任庚寅乡试湖南正主考,升大理寺卿,出为广西布政使,调云南。未几升为巡抚,因总督李侍尧贪渎革职,以失察遣戍伊犁,簿录其家,不名一钱。乾隆帝嘉其廉,改授翰林院编修,纂编《四库全书》。编成后,升太常寺少卿。复出为山东布政使、广西巡抚、广东巡抚,奉旨接替舒常代理担任两广总督兼管粤海关务。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天地会林爽文起事,赴潮州戒备镇压。次年,晋太子太保。五十三年(1788年),安南西山军的阮惠推翻后黎朝,夺取皇位。国王黎维祁叩关求救。孙士毅率师布防镇南关,向乾隆帝奏报其事。乾隆帝表彰孙士毅识轻重、知大体,令其与云南总督乌大经兵分两路攻打安南,送黎维祁归国复位。孙士毅所率之两广兵势如劈竹,攻破升龙(今越南河内市),比乌大经的云南兵更为迅速。乾隆帝大喜,封为一等谋勇公,赐红宝石顶,但为孙士毅推辞。乾隆帝册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之后,命孙士毅其班师,但孙士毅却贪图军功逗留安南。次年正月,阮惠趁春节之机突袭升龙,黎维祁逃入镇南关,清军大败,仓猝退入关内。乾隆帝以孙士毅不遵诏班师,罢封爵,并撤红宝石顶、双眼花翎,解除总督职,命驻镇南关治事。不久召还京师,授兵部尚书,充军机大臣。是年冬,命署四川总督,旋代两江总督。时徐州黄河决口,筑毛城铺坝堰,救援灾民,俱称旨意。五十六年(1791年),召授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同年,清廷与廓尔喀发生战争,命助四川总督筹饷,馈运无缺,以功复赐双眼花翎,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暂代四川总督。六十年春,湖南苗人起事,攻入四川秀山境内,四川总督孙士毅同成都将军观成率兵镇压。嘉庆元年(1796年),湖北白莲教教徒起事,侵入四川酉阳境内,孙士毅率兵镇压,屡次获胜,封三等男爵。六月,卒于红岩堡军中,四川将军观成代统孙士毅军。丧事由乾隆特命福康安家仆、孙士毅好友,时任四川布政使的林俊办理,追赠公爵爵位,谥文靖。其孙孙均袭其伯爵之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2 【介绍】: 清满洲镶蓝旗人,马佳氏。和起子。乾隆间袭佐领,从平金川有功。授正蓝旗蒙古都统,封三等果勇侯。后历任宁夏将军、吉林将军。卒谥壮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6 【介绍】: 清蒙古正黄旗人,伍弥氏。阿喇纳子。雍正间由荫生袭三等伯。乾隆间历任散秩大臣、凉州将军、江宁将军,曾被派往西藏、新疆等处办事。又任西安将军,参与镇压回民苏四十三起事。官至东阁大学士。率谥文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8—1816 【介绍】: 清汉军正黄旗人,本姓张,字子颐,号菊溪。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嘉庆间累官两广总督。招降海盗张保仔部万余人。旋调两江总督,治河五年,略见成效。卒谥文敏。有《除邪纪略》、《守意龛集》。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五
百龄,字子颐,号菊溪,汉军旗人。乾隆壬辰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封三等男。谥文敏。有《守意龛集》。
维基
百龄(1748年—1816年—百龄),张姓,字子颐,号菊溪,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籍河北承德。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历任湖广、两广、两江总督,授三等男爵。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举人(时隶内务府正黄旗包衣戴保住佐领下),三十七年壬辰(1772)进士,四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充《四库全书》提调。曾任内务府镶黄旗第二参领第五管领(据《钦定八旗通志》)。乾隆四十二年(1777)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朝,受掌院阿桂看重,督山西学政,改御史,历奉天、顺天府丞,后被罢官,闲职十余年。嘉庆四年(1799),奉天府丞兼学政。嘉庆五年,浙江按察使。六年,贵州布政使,护理贵州巡抚。嘉庆八年九月十四,由云南布政使升任广西巡抚。嘉庆九年十一月二十九(1804年12月30日),同广东巡抚互调。不久,擢湖广总督,后被两广总督那彦成(大学士阿桂孙)疏劾,罢职,迁实录馆。授福建汀漳龙道,擢湖南按察使,调江苏,以病归。病痊,授鸿胪寺卿,历山东按察使,擢山东巡抚(据《清史稿》)。嘉庆十四年(即1809年2月20日-1811年2月16日),奉旨接替永保担任两广总督,期间以武力和诱降结合的手段,瓦解了张保仔等海盗,授太子少保,赐双眼花翎,予轻车都尉世职;十四年5月7日,巡视澳门;十四年,两广总督百龄奏折中附有《澳门图说》;十四年6月2日,制定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嘉庆十六年,任刑部尚书(满)、都察院左都御史(满),兼都统。嘉庆十六年至廿一年,任两江总督。在两江总督任上,积极治理河道,十八年授协办大学士。嘉庆二十年,镇压秘密会首领方荣升,封三等男爵,兼署安徽巡抚。嘉庆二十一年,卒于江宁,赐祭葬,谥文敏。《清史稿·列传一百三十》卷343、《承德府志:人物》卷37有传。任《四库全书》翰林院提调官。有《守意龛诗钞》6卷(嘉庆16年刻本);其孙儿玉年重辑,收二千余诗,成《守意龛诗集》28卷(道光二十六年(1846)读书乐堂刻本),外孙毓泰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巳恩科进士松龄 (乾隆进士)(又嵩龄)作序。曾游访桃源县桃花源,作石刻诗《过秦人洞石刻》(嵌入八角亭壁间)(载道光四年《桃源县志》卷14)。书写黄鹤楼上的“三月楚治”匾。为纪念百龄在两广总督任上平定海盗的功绩,宫廷画师袁瑛绘制了《平海还朝图》手卷(1811),进士伊秉绶题签,进士曾燠等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0—1808 【介绍】: 清福建同安人,字超人,号西岩。乾隆三十六年武状元。嘉庆间擢浙江总兵,后兼署福建水师提督,率水师镇压蔡牵朱濆起事,造大船名霆船,转战浙闽海上。嘉庆十二年十二月,中炮死于潮州之黑水洋。谥忠毅。有《李忠毅公诗集》、《水战纪略》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四
李长庚,字超人,号西岩,同安人。乾隆辛卯武进士,官至浙江提督。追封壮烈伯,谥忠毅。有《诗文遗集》。
全台诗
李长庚(1751~1807),字超人,号西岩,福建同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武进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福建海坛镇总兵,嘉庆五年(1800)擢福建水师提督,不久调浙江。长年致力于追剿海盗蔡牵与朱濆之工作。嘉庆十二年(1807)十二月二十五日,追讨蔡牵至黑水洋,不幸中炮身亡。追封三等烈伯,谥号「忠毅」。  李长庚出身行伍,但是颇能著作,有《水战纪略》、《李忠毅公遗诗》。论者谓其诗有雅歌投壶之风。以下乃据典藏于福建厦门大学图书馆之《李忠毅公遗诗》抄本而来。该诗稿多已蠹蛀毁损,但犹能从诗作中见其征剿蔡牵,宵旰忧劳之苦心,有助于台湾史事之理解。(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0 【介绍】: 清蒙古正蓝旗人,阿鲁特氏,字文山。穆宗孝哲后之父。同治三年一甲一名进士,迁侍讲。以女为后,封三等承恩公。光绪间历任吏部、礼部尚书,与徐桐同为大阿哥溥□师傅。八国联军入京时,随荣禄走保定,自缢死。谥文节。
维基
崇绮(1829年—1900年),字古琴,号文山,阿鲁特氏,出身蒙古正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晚清状元、大臣。同治帝孝哲毅皇后的父亲。咸丰四年(1854年),充督练旗兵处文案。后叙兵部七品笔帖式。英国兵舰入天津时,因守城之功擢主事。迁员外郎。同治三年(1865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是清朝唯一的蒙古族状元。也是唯一一位非汉籍的汉榜状元。同治九年,迁侍讲。同治十一年诏册其女为皇后,赐三等承恩公。累官至内阁学士,吏部、户部侍郎。光绪二年,充会试副考官,补镶黄旗汉军副都统。五年,出为热河都统。七年,调盛京将军。九年,称病隐退,授予户部尚书一职。二十六年翰林院掌院学士。崇绮思想守旧,反对康有为等提倡变法;戊戌政变后,主张废光绪帝。庚子拳变时,支持义和团“扶清灭洋”。八国联军进京,崇绮留守北京,不久逃至保定。崇绮留在北京的全家自尽,消息传到保定,他留下「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的遗书后,于莲池书院自尽身亡。谥文节。入祀昭忠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