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13,分448页显示 上一页 371 372 373 374 375 377 378 379 380 下一页
三昧王安立三昧
力进三昧
必入辩才三昧
观方三昧
陀罗尼印三昧
无诳三昧
摄诸法海三昧
遍覆虚空三昧
宝断三昧
能照三昧
不求三昧
净灯三昧
无边明三昧
能作明三昧
佛类词典(续上)
入法印三昧三昧王安立三昧
力进三昧
必入辩才三昧
观方三昧
陀罗尼印三昧
无诳三昧
摄诸法海三昧
遍覆虚空三昧
宝断三昧
能照三昧
不求三昧
净灯三昧
无边明三昧
能作明三昧
入法印三昧
【三藏法数】
谓如人入国,有印得入,无印则不得入;菩萨住是三昧,即能入于诸法实相,是名入法印三昧。
谓如人入国,有印得入,无印则不得入;菩萨住是三昧,即能入于诸法实相,是名入法印三昧。
三昧王安立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于一切诸三昧中而得安住;譬犹大王,安住正殿,召诸群臣,皆悉从命,是名三昧王安立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于一切诸三昧中而得安住;譬犹大王,安住正殿,召诸群臣,皆悉从命,是名三昧王安立三昧。
力进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于诸三昧,得自在力,常能神通变化,度诸众生,是名力进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于诸三昧,得自在力,常能神通变化,度诸众生,是名力进三昧。
必入辩才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辩说一切三昧,悉知众生语言次第及经书名字等,悉能分别无碍,是名必入辩才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辩说一切三昧,悉知众生语言次第及经书名字等,悉能分别无碍,是名必入辩才三昧。
观方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于诸三昧出入自在无碍,故能以慈悲怜悯平等之心,观于十方,众生皆得度脱,是名观方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于诸三昧出入自在无碍,故能以慈悲怜悯平等之心,观于十方,众生皆得度脱,是名观方三昧。
陀罗尼印三昧
【三藏法数】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持诸三昧印,分别诸三昧,皆有陀罗尼,是名陀罗尼印三昧。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持诸三昧印,分别诸三昧,皆有陀罗尼,是名陀罗尼印三昧。
无诳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不生爱恚无明邪见,于诸三昧都无迷闷之事,是名无诳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不生爱恚无明邪见,于诸三昧都无迷闷之事,是名无诳三昧。
摄诸法海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三乘法皆摄入是三昧中,如一切众流皆归于海,是名摄诸法海三昧,(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三乘法皆摄入是三昧中,如一切众流皆归于海,是名摄诸法海三昧,(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遍覆虚空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以三昧力,能遍覆无量无边虚空,或放光明,或以音声充满其中,是名遍覆虚空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以三昧力,能遍覆无量无边虚空,或放光明,或以音声充满其中,是名遍覆虚空三昧。
宝断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断除一切三昧烦恼诸垢,如有真宝能治诸宝,令得洁净,是名宝断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断除一切三昧烦恼诸垢,如有真宝能治诸宝,令得洁净,是名宝断三昧。
能照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以智慧照了诸法;譬犹日出,普照世间,事皆显了,是名能照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以智慧照了诸法;譬犹日出,普照世间,事皆显了,是名能照三昧。
不求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照了诸法,皆如幻化,三界爱欲悉断,都无所求,是名不求三昧,(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照了诸法,皆如幻化,三界爱欲悉断,都无所求,是名不求三昧,(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净灯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离诸烦恼之垢,而智慧之灯清净明发,是名净灯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离诸烦恼之垢,而智慧之灯清净明发,是名净灯三昧。
无边明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无边世界,众生及无量诸法,皆悉明了,是名无边明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无边世界,众生及无量诸法,皆悉明了,是名无边明三昧。
能作明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照明诸法;譬犹暗中然炬,无不明了,是名能作明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与般若之智相应,能于诸三昧门而作光明,是名能作明三昧,(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照明诸法;譬犹暗中然炬,无不明了,是名能作明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与般若之智相应,能于诸三昧门而作光明,是名能作明三昧,(梵语般若,华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