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13,分448页显示 上一页 375 376 377 378 379 381 382 383 384 下一页
能照一切世间三昧
三昧等三昧
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
不乐一切住处三昧
如住定三昧
坏身衰三昧
坏语如虚空三昧
孟母(世称 轲亲、三迁之教 )
屈原(世称 屈子、屈大夫、屈左徒、左徒、三闾大夫、三闾、楚三闾、楚大夫、楚累、楚屈、楚屈原、楚逐臣、楚臣 正则、平 别称 葬鱼人、独醒人 字 灵均 )
子婴(别称 秦三世、秦子婴、秦王子婴 )
王莽(字 稚叔 三子事 )
魏仲达(世称 三达 )
曹睿(庙号 烈祖 明皇帝、明帝、魏明帝 别称 三国魏明帝 字 元仲 )
佛类词典(续上)
大庄严三昧能照一切世间三昧
三昧等三昧
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
不乐一切住处三昧
如住定三昧
坏身衰三昧
坏语如虚空三昧
其它辞典
三父孟母(世称 轲亲、三迁之教 )
屈原(世称 屈子、屈大夫、屈左徒、左徒、三闾大夫、三闾、楚三闾、楚大夫、楚累、楚屈、楚屈原、楚逐臣、楚臣 正则、平 别称 葬鱼人、独醒人 字 灵均 )
子婴(别称 秦三世、秦子婴、秦王子婴 )
王莽(字 稚叔 三子事 )
魏仲达(世称 三达 )
曹睿(庙号 烈祖 明皇帝、明帝、魏明帝 别称 三国魏明帝 字 元仲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95 【介绍】: 春秋时秦国人。任大夫。秦宁公卒,与大庶长弗忌、威垒等废太子而立出子。经六年后,又使人杀出子,复立太子为秦武公。武公三年以杀出子罪诛三父等,夷三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鲁国人。孟轲之母。其居近墓,轲幼,戏墓间。迁居近市,轲乃戏为贾人炫卖。母乃三迁其居至学宫旁,轲戏设俎豆,学揖让进退之礼。乃居于是,世称三迁之教。轲尝废学,母以刀断织,戒轲学不能中道而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343—约前278 【介绍】: 战国时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名平。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公族。事楚怀王,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学问博,见识广,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为怀王所信用。主张联齐抗秦。子兰(怀王幼子)、上官大夫等害其能,短于王。王乃疏原。曾谏怀王不可入秦,怀王不听,信子兰,入秦被拘,死于秦。顷襄王时再次受谗,被放逐于沅湘一带。原既痛国之危亡,又感理想之无法实现,乃投汨罗江而死。著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开楚辞之体。今存刘向所编集《楚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06 【介绍】: 秦始皇之孙,扶苏之子。赵高杀二世,立子婴为王,去帝号。既即位,设计杀赵高。刘邦兵至霸上,子婴白马素车,奉天子符玺以降。月余,为项羽所杀。在位四十六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80 【介绍】: 西汉天水人,字稚叔。昭帝始元元年,为卫尉。武帝遗诏封金日磾、上官桀、霍光为侯,皆以前捕反者功封。莽子忽侍中,扬言无遗诏封三子事。霍光切责莽,莽乃酖杀忽。始元四年为右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平陵人。为河阳长。与同郡大鸿胪韦孟达、上党太守公孙伯达同时齐名,世称三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05—239 【介绍】: 即三国魏明帝,字元仲。曹丕子,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即位后,用曹真、司马懿等,多次与蜀诸葛亮交战。孙权攻合肥,亲征救之,败吴军。又遣司马懿攻辽东杀公孙渊。好治宫室,夺百姓农时。能诗文,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散文及乐府诗。在位十三年。全三国文·卷九
帝讳睿,字元仲,文帝太子。黄初七年五月即位,改元三:太和、青龙、景初,在位十三年,谥曰明皇帝,庙号烈祖。有集七卷。(《唐志》作十卷)
大庄严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大庄严成就,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七宝华香,庄严佛处,如是等庄严功德,而心无所著,是名大庄严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大庄严成就,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七宝华香,庄严佛处,如是等庄严功德,而心无所著,是名大庄严三昧。
能照一切世间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照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众世间,一切诸法,是名能照一切世间三昧,(五众者,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照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众世间,一切诸法,是名能照一切世间三昧,(五众者,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
三昧等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观诸三昧,不见有深浅之相;观一切有为之法,皆从因缘而生,与三昧相,悉皆平等,无有定乱,是名三昧等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观诸三昧,不见有深浅之相;观一切有为之法,皆从因缘而生,与三昧相,悉皆平等,无有定乱,是名三昧等三昧。
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于一切法中,通达无碍,不见是法如是相,不见是法不如是相;于众生中亦无好丑诤论,但随其心行而摄受度脱之,是名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能于一切法中,通达无碍,不见是法如是相,不见是法不如是相;于众生中亦无好丑诤论,但随其心行而摄受度脱之,是名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
不乐一切住处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不乐住世间,以世间无常故;不乐住非世间,不著于空故;是名不乐一切住处三昧。(非世间者,出世间之法也。)
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不乐住世间,以世间无常故;不乐住非世间,不著于空故;是名不乐一切住处三昧。(非世间者,出世间之法也。)
如住定三昧
【三藏法数】
如即有无不二之义;又即空也。谓菩萨住是三昧,则知一切法如实相,不见有法过此如者,是名如住定三昧。
如即有无不二之义;又即空也。谓菩萨住是三昧,则知一切法如实相,不见有法过此如者,是名如住定三昧。
坏身衰三昧
【三藏法数】
身衰者,谓血肉筋骨等和合为身,是身多患,常为饥寒疾病所逼,以致身衰。菩萨住是三昧,故以智慧力,分分破坏身诸衰相,乃至不见不可得相,是名坏身衰三昧。
身衰者,谓血肉筋骨等和合为身,是身多患,常为饥寒疾病所逼,以致身衰。菩萨住是三昧,故以智慧力,分分破坏身诸衰相,乃至不见不可得相,是名坏身衰三昧。
坏语如虚空三昧
【三藏法数】
谓菩萨住是三昧,不见诸三昧语业依声而有,如虚空,如幻化,不生憎爱,是名坏语如虚空三昧。
谓菩萨住是三昧,不见诸三昧语业依声而有,如虚空,如幻化,不生憎爱,是名坏语如虚空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