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713,分448页显示  上一页  384  385  386  387  388  390  391  392  39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范正辞(直道 )
李昌龄(天锡、天钖 )
陈省华(善则 )
李惟清(直臣 )
樊知古(仲师、叔清 若水、若冰 知古 )
李若拙(藏用 )
温仲舒(秉阳 恭肃 )
王嗣宗(希阮 中陵子 景庄 )
宋太初(永初 )
王继英( 恭懿 )
袁逢吉(延之 )
曾致尧(正臣 )
雷有终(道成 )
吕祐之(元吉 )
向敏中( 燕王 常之 文简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6—1010 【介绍】: 宋齐州人,字直道。第进士。调补安阳主簿。历知淄、饶州,皆有政绩。真宗咸平二年,累迁河东转运使,旋兼侍御史知杂事,劾李昌龄、董俨等,又举吴奋等堪任大郡,皆从之。官终膳部郎中。
全宋文·卷五八
范正辞(九三六——一○一○),字直道,齐州(治今山东历城)人。太祖时登第,太宗朝为国子博士,迁膳部员外郎,历江南转运副使等官。真宗即位,迁膳部郎中,出为河东转运使,后兼侍御史知杂事。《宋史》卷三○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1008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锡。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通判银州。京师开金明池,以献诗擢右拾遗。知广州,不能以廉自守。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居位无所建明。真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坐交结王继恩,贬忠武军节度。
全宋文·卷六○
李昌龄(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判合州、银州。擢右拾遗、直史馆。后为淮南转运使,知广州。还,擢礼部郎中,为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以本官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坐交结王继恩贬。后以秘书监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1006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善则。初事孟昶为西水尉。蜀平,授陇城主簿,累迁栎阳令。太宗端拱三年,召为太子中允,迁殿中丞。智辨有吏干,入掌左藏库,擢鸿胪少卿。真宗景德初,判吏部铨,权知开封府。累官至左谏议大夫。
全宋诗
陈省华(九三九~一○○六),字善则,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初仕后蜀为西水尉,归宋,授陇城主簿。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以长子尧叟举进士第一,召为三司盐铁判官。至道二年(九九六)知郓州。三年,知苏州(《吴郡志》卷四四)。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改漳州(同上书,《宋史》本传谓知潭州)景德初,拜左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三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宋史》卷二八四《陈尧佐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或943—998 【介绍】: 宋应天府下邑人,徙齐州章丘,字直臣。太祖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禁巫觋,教民以医药,稍变风俗;又奏杀不法宦官,由此知名。太宗时历监察御史兼总南路,移京西转运使,后任户部、度支、盐铁等使。因擅减茶价致亏,贬官,知广州。复徙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同知枢密院事等。真宗即位,改御史中丞,恨失政柄,肆情弹击,人多讥之。
全宋文·卷一○四
李惟清(九四三——九九八),字直臣,下邑(今安徽砀山境)人,其父仲行徙家章丘(今山东章丘)。开宝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迁大理寺丞。太宗朝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转运使,徙京西,入判度支,复出为京东转运使。迁度支使、盐铁使。后出知广州,徙广南东、西路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元年卒,年五十六。《宋史》卷二六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4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师。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南唐时举进士不第。宋太祖开宝三年,诣阙上书,言江南可取,以求进用。令送学士院试,赐本科及第,授舒州军事推官。为向导,征江表,领池州。江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太宗朝,历京西北路转运使、荆湖转运使、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以才干甚得时誉。为户部使,频以职事不治,出为西川转运使。李顺军攻占成都,脱逃走东川。黜知均州而卒。
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师。本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开宝中献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转运使。太宗朝,历京西北、荆湖、河北东西等路转运使,徵拜给事中,迁户部使。因事贬西川转运使。李顺义军破成都,离部逃东川,黜知均州而卒。《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01 【介绍】: 宋京兆万年人,字藏用。第进士。历官知乾州、陇州。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太宗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黎桓听命,拜诏尽恭。使还,迁起居舍人。至道二年,黎桓复南侵,又奉诏出使,至则桓复禀命。真宗时为右谏议大夫,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
全宋诗
李若拙(九四四~一○○一),字藏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太祖时进士。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知乾州,四年通判泰州,后又使交州。淳化二年(九九一),出为两浙转运使。五年,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真宗即位,官兵部郎中,充史馆修撰,俄知制诰。咸平二年(九九九),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10 【介绍】: 宋河南人,字秉阳。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吉州。端拱中迁枢密直学士。淳化二年拜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秦州,历按诸寨,抚定羌戎,民感恩画其像祠之。至道三年,参知政事。真宗咸平初,罢政出知河阳。大中祥符中进户部尚书。卒谥恭肃。
全宋文·卷一○四
温仲舒(九四四——一○一○),字秉阳,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登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端拱初拜右正言。淳化二年擢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秦州,开渭南之地。连知凤翔、兴元、江陵等府。至道三年,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出知河阳,历知开封府、天雄军、河南府。景德中判审官院。大中祥符中官至户部尚书、判昭文馆大学士。三年卒,年六十七,谥恭肃。仲舒敏于应务,与寇准同进,人称「温、寇」。《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21 【介绍】: 宋汾州人,字希阮,号中陵子。太祖开宝八年进士第一。通判河州。太宗遣武德卒潜察远方事,嗣宗械送京师,太宗怒削其秩。至道中官至淮南转运使、江浙荆湖发运使。真宗咸平中,以漕运称职,就拜太常少卿,复充三司户部使,改盐铁使,建言裁节冗食。拜御史中丞。历事三朝,轻险好进,所至以严明御下,尤傲狠,务以丑言凌挫群类,曾深诋参知政事冯拯、知制诰王曾。任枢密副使,与使寇准不协。官终静难军节度。卒谥景庄。有《中陵子》。
全宋诗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太祖开宝八年(九七五)进士。补秦州司寇参军。历诸路转运使,累迁御史中丞。真宗大中祥符六(一○一三),授枢密副使。八年,求罢,知许州(《隆平集》卷一○)。以检校太尉致仕。天禧五年卒,年七十八。谥景庄。有《中陵子》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全宋文·卷一○四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治今山西汾阳)人。开宝八年中进士甲科,补秦州司寇参军。太宗朝屡司漕运,历河北、京西、河东、淮南等路转运使,江浙、荆湖发运使。真宗咸平四年,为左谏议大夫,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召拜御史中丞。大中祥符六年,任枢密副使、检校太保,出知许州,移知河南府。天禧初致仕,五年卒,年七十八。著有《中陵子》三十卷。《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07 【介绍】: 宋泽州晋城人,字永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通判戎州,以善政闻。真宗时,任川、峡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参预规画。召权御史中丞。出知杭、庐州,以疾久昏忘,不能治政,连徙汝、光二州。
全宋文·卷一○六
宋太初(九四六——一○○七),字永初,泽州晋城(今山西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历判戎州、晋州、成都府。淳化间为监察御史、京西转运副使、河东转运使。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真宗嗣位,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咸平中,任川陕四路都转运使,权御史中丞,出知庐、汝、光等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简谭》三十八篇。《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王继英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06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少从赵普给笔札,后补中书省官。真宗即位,为引进使。景德二年,累官枢密使。从真宗至澶州,契丹请和,诹访经略,多所参预。卒谥恭懿。
袁逢吉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14 【介绍】: 宋开封鄢陵人,字延之。精于经术。太祖开宝八年擢《三传》第。为清江尉,寻除丰城令。太宗端拱初,迁国子博士、度支推官。淳化间出任西京转运使,转水部郎中。真宗咸平时为京东转运使。连知福、江、陈、襄四州。大中祥符中,以逮事太祖,拜鸿胪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12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正臣。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除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魏庠知苏州,恃恩不法,为致尧劾罢。徙知寿州,转太常博士。性刚率,好言事,前后屡上章奏,辞多激讦。真宗时,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官终户部郎中。有《仙凫羽翼》、《广中台志》、《清边前要》、《西陲要纪》、《直言集》等。
全宋诗
曾致尧(九四七~一○一二),字正臣,抚州南丰(今属江西)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迁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后历知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宋史》卷四四一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三○
曾致尧(九四七——一○一二) 字正臣,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为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迁著作佐郎,直史馆,改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历知寿、泰、泉、苏、扬、鄂等州。大中祥符五年卒,年六十六,赠谏议大夫。著有《仙凫羽翼》三十卷、《广中台志》八十卷,《清边前要》五十卷、《西陲要纪》十卷,《为臣要纪》三卷,文集十卷。欧阳修作有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一《文苑传》三有传。
雷有终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5 【介绍】: 宋同州合阳人,字道成。雷有邻弟。以荫补汉州司户参军,署莱芜尉。以揭发知监奸赃,代知监事。召为大理寺丞。历户部、度支、盐铁副使,江南、岭外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事,官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调遣军备,规划战事。累拜泸州观察使、知益州,镇压王均起事。契丹南侵,以并代副都部署率兵援真宗亲征。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
全宋文·卷一三○
雷有终(九四七——一○○五),字道成,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人。以父德骧荫补官。太平兴国中知密州,徙淮南转运副使。后历度支、盐铁副使,领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茶盐制置使。李顺起义时,命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同知兵马事。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改知许州、并州。真宗立,加工部侍郎,知审刑院,授户部使。王均据蜀叛,朝廷以有终为泸州观察使,知益州,兼川、陕两路招安捉贼事。事平,加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景德初徙并代副都部署。召拜宣徽北院使、检校太保。二年七月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1007 【介绍】: 宋济州钜野人,字元吉。太宗太平兴国初进士。历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至道初,拜右谏议大夫、知审官院。真宗时累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不喜趋竞,所至无显誉,备顾问不能有所启发。
全宋诗
吕祐之(九四七~一○○七),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初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洋州。淳化初,直昭文馆,知制诰。至道初,拜右谏义大夫,在审官院。真宗时历和襄、升州,擢翰林侍读学士。后为集贤院学士,迁刑部侍郎。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九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一八
吕祐之(九四七——一○○七),字元吉,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初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历殿中侍御史,知贝州,换右补阙,同判吏部南曹,迁起居舍人。淳化初,判户部勾院,直昭文馆,知制诰。至道初,拜右谏议大夫、知审官院,出知襄州、寿州。真宗即位,复知襄州,移升州。后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见《宋史》卷二九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1020 【介绍】: 宋开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吉州通判,历淮南转运副使、户部判官、权判大理寺。知广州,召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边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真宗朝未尝除仆射,此为殊命,敏中略无喜色,如处平昔,门阑寂然,宴饮不备。三年进左仆射。性端厚多智,谙晓民政,善处繁剧。卒谥文简。
全宋诗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开封(今属河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历知制诰、枢密直学士,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三年,为河北、河东宣抚大使。四年,拜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坐事罢相,以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复拜同平章事。天禧元年(一○一七)加吏部尚书,进左仆射,监修国史。四年卒,年七十二。谥文简,累赠燕王。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太宗朝,官至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代兼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安抚大使。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以事贬知永兴军。景德初复兵部侍郎,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改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大中祥符中,权东京留守。五年,复拜同平章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三年,进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四年三月卒,年七十二,谥文简。有文集十五卷。《宋史》卷二八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