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折翼  拼音:zhé yì
折断翅膀。比喻遭受挫折、伤害。《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发忠忘身,自绕罔兮!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漢語大詞典》:瑞图(瑞圖)
旧指上天所赐、表示受命的图籍。 汉 班固 《东都赋》:“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 汉 王逸 《九思·逢尤》:“羡 咎繇 兮建典謨,懿 风后 兮受瑞图。” 唐 杜甫 《凤凰台》诗:“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宋 宋祁 《陈州瑞麦赋》:“绘我于瑞图,辨我于凡菽。”
《漢語大詞典》:谪见(謫見)
古代迷信认为异常的天象是上天对人的谴责,出现灾变的征候谓之“謫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吾德薄致灾,謫见日月,战慄恐惧,夫何言哉!” 李贤 注:“謫,责也。直革反。”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玄象謫见,国有大恐。” 明 归有光 《洪范传》:“一念之恶,謫见於天,而沴气应之。”
《漢語大詞典》:天惠
(1).帝王的恩惠。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
(2).上天的恩惠。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二讲:“和世界的民族比较,我们还是最多最大的,是我们民族所受的天惠,比较别种民族独厚。” 郭沫若 《女神·湘累》:“我不是上天底宠儿?我不是生下地时便特受了一种天惠?”
《漢語大詞典》:天縡
(1).上天之事。《汉书·扬雄传上》:“上天之縡,杳旭卉兮。圣皇穆穆,信厥对兮。” 颜师古 注:“縡,事也。”
(2).指朝廷政事。新唐书·杜黄裳裴垍等传赞:“ 杜黄裳 善谋, 裴垍 能持法, 李藩 鯁挺, 韦贯之 忠实,皆足穆天縡,经国体,拨衰奋王,菑攘四方。” 宋 李纲 《与张相公》:“某愿阁下为 房 杜 之亚,以穆天縡。”
《漢語大詞典》:天仪(天儀)
(1).谓天之光仪。《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孝奏天仪,若日月光。”宋书·律历志下:“七政致齐,实谓天仪。”
(2).指天子的容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神御出瑶軫,天仪降藻舟。” 吕向 注:“神、天,皆谓帝也……仪,容仪也。”
(3).上天规定的法度。云笈七籤卷八十:“奉承教旨,具依天仪,长斋千日。”此指道教的法规。
《漢語大詞典》:灵瑞(靈瑞)
(1).上天所显示的祥瑞。汉书·叙传上:“若仍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晋书·乐志上》:“灵瑞告符,休徵响震。”《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五·宋泰始歌舞曲辞》:“ 宋 业允大,灵瑞方臻。”
(2).指灵异的事物或景象。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及夫灵瑞、嘉禽、艷卉、殊木,生非其壤,诡色讹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 瞢揭釐城 东四五里,有大窣堵波,极多灵瑞。”
《國語辭典》:冥数(冥數)  拼音:míng shù
冥冥之中的定数,非人力所能更改测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今蒙我翁过爱,抬举成人,不烦役使,珍重多年,冥数将满。」
《漢語大詞典》:天赞(天贊)
犹天佑。上天赞助。《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割据江山,拓土万里,虽承天赞,实由人力也。”《三国演义》第二回:“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
《漢語大詞典》:希天
仰慕上天。谓使道德、修养等达到最高的境界。鹖冠子·泰鸿:“ 泰皇 问 泰一 曰:‘天地人事,三者孰急?’ 泰一 曰:‘爱精养神,内端者所以希天。天也者,神明之所根也。’” 陆佃 注:“内直者,与天为徒。” 宋 周敦颐 通书·志学:“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动物:“秩序,人所必由;而推之使通,辨之使精,则存乎学问。故博文约礼为希天之始教。”
《漢語大詞典》:天法
(1).上天的法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大戴礼记·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
(2). 太平天囯 称所定的法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赶紧筑营者,按照天法究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安民告示》:“天法究治,凛遵毋违。”
《國語辭典》:符应(符應)  拼音:fú yìng
天降祥瑞的徵兆,与人事相呼应。《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
《漢語大詞典》:帝文
上天所降的文字。指图纬。后汉书·班彪传:“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尔发愤,应若兴云。” 唐 张说 《大政舞》诗:“於赫元命,权舆帝文。天齐八柱,地半三分。”
《漢語大詞典》:运海(運海)
谓鹏鸟在海上天空中飞行。语本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 王先谦 集解:“玉篇:‘运,行也。’案行於海上,故曰海运,下云水击是也。” 郭庆藩 集释:“ 庄子 言鹏之运行不息於海,则将徙天池而休息矣。” 唐 卢藏用 《答毛杰书》:“览 庄生 鵾鹏之喻,则乾坤龙马之旨可好矣,培风运海,则六九之源无差矣。”
《漢語大詞典》:玄贶(玄貺)
(1).上天的赏赐。旧唐书·懿宗纪:“仰俟玄貺,必致甘滋。”宋史·乐志九:“玄貺昭格,至和所熏。”
(2).指皇帝的赏赐。 唐 白居易 《谢赐设及匹帛状》:“皇鉴下临,圣慈曲至,惠加赐食,荣及承筐,宠厚縑緗,仰难胜於玄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