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出奏
谓向皇帝上奏章陈事。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十五:“中丞令捐助賑银一千两,而为之出奏,言某某之妻所捐。”《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因他本缺十分清苦,便走了门路,由 两江 总督出奏,奏留他在 南京 统带防营。”《负曝闲谈》第九回:“ 劲斋 道:‘报官如何?’ 子蛰 笑道:‘别説报官,就是出奏也没有用的。’”
《漢語大詞典》:合表
(1).一并彰扬。后汉书·方术传序:“其徒亦有雅才伟德,未必体极蓺能。今盖纠其推变尤长,可以弘补时事,因合表之云。” 李贤 注:“表,显也。”
(2).共上奏表。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钱舍人一百韵》:“共词加宠命,合表谢恩光。”
《國語辭典》:奏本  拼音:zòu běn
臣下奏呈君上的章疏。
《漢語大詞典》:起本
(1).犹言伏笔。左传·哀公元年“二十年之外, 吴 其为沼乎” 晋 杜预 注:“谓 吴 宫室废坏,当为污池。为二十二年 越 入 吴 起本。”
(2).起因;由来。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六:“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此。” 元 王祯 农书·农桑通诀一《农事起本》《牛耕起本》《蚕事起本》等篇。
(3).本钱;基础。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三:“他盘算着,分进的五亩水田,加上他原有一亩山土,一共是六亩田土,可以作他发财的起本了。”
(4).上奏本。《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山东 巡按 金御史 因失了 青州府 ,杀了 温知府 ,起本到朝廷。”
《漢語大詞典》:纠奏(糾奏)
谓举察其罪,上奏朝廷。后汉书·种暠传:“时所遣八使光禄大夫 杜乔 、 周举 等,多所纠奏,而大将军 梁冀 及诸宦官互为请救,事皆被寑遏。”南史·王镇之传:“ 会稽 内史 王愉 不奉符旨, 镇之 依事纠奏。”
分類:上奏朝廷
《漢語大詞典》:封禅稿(封禪藳)
(1).本谓 司马相如 奏言封禅事的遗书,后泛指上奏的遗稿。 宋 陈傅良 《挽尤延之尚书》之三:“遗奏定留封禪藳,凭谁吹送九重天。”
(2).泛指遗书。 宋 林景熙 《哭伯氏》诗之二:“旧篋已无封禪藳,独怜渴病似 文园 。”参见“ 封禪文 ”。
《漢語大詞典》:封禅文(封禪文)
司马相如 言封禅的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天子曰:‘ 司马相如 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 所忠 往,而 相如 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 长卿 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 长卿 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禪事,奏 所忠 。 忠 奏其书,天子异之。” 唐 李白 《宣城哭蒋徵君华》诗:“安得 相如 草,空餘封禪文。”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选韵》:“ 长卿 躑躅归 茂陵 ,封禪文谁卖残藁。”后用以指歌颂帝王功德的文章。 清 姚鼐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诗:“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禪文。”
《漢語大詞典》:疑奏
(1).呈报疑难案件的奏章。汉书·儿宽传:“还至府,上畜簿,会廷尉时有疑奏,已再见却矣,掾史莫知所为。”
(2).谓把未经判决的疑难案子上奏请示。魏书·刑罚志:“於是事无大小,皆令据律正名,不得疑奏。”
《漢語大詞典》:封词(封詞)
上奏天神的奏章。 唐 卢仝 《月蚀诗》:“封词付与小心风,颰排閶闔入紫宫,密邇玉几前擘坼,奏上臣 仝 顽愚胸。”
《漢語大詞典》:拜本
向皇帝上奏本。《天雨花》第七回:“为官三载思亲甚,拜本陈情告养亲。君王以孝治天下,准其终养转回程。”
《漢語大詞典》:白奏
(1).启奏;上奏章弹劾。汉书·江充传:“后 充 后上 甘泉 ,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 充 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 充 …… 充 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
(2).上告的状子。 唐 白居易 《得丁上言豪富人畜奴婢过制请据品秩为限约或责其越职论事不伏判》:“ 丁 志在作程,恶夫过制;爰陈诚於白奏,俾知禁於素封。将使豪富之徒,资虽积於鉅万;僮僕之限,数无踰於指千。”
《國語辭典》:题本(題本)  拼音:tí běn
明、清时,凡有关军事、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的文书。与奏本不同。《红楼梦》第一八回:「贾政方略心意宽畅,又请贾母等到园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
《漢語大詞典》:具题(具題)
(1).谓题本上奏。《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由吏部缮履歷清单具题,候旨定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自 天成 至 杀虎口 八站,每站应设马八十六匹……查 杀虎口 一站,先经臣部具题撤去,其餘七站,俱设额马五十匹在案。”
(2).指申报朝廷的题本。红楼梦第一百回:“且说 薛姨妈 为着 薛蟠 这件人命官司,各衙门内不知花了多少银钱,才定了误杀具题。”
《漢語大詞典》:起奏
向皇帝上奏本。《水浒传》第五九回:“便叫本州推官,动文书申达中书省起奏。都做‘ 宋江 先在途中,劫了御香、吊掛,因此赚知府到庙,杀害性命’。”《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特为起奏一本,将 蔡武 被祸事情,备细达於圣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军官有逃得命的,跟着 傅总兵 到都堂府来商议,再欲起奏,另自添遣兵将。”
《漢語大詞典》:讼疏(訟疏)
上奏章控告他人。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然 冯 ( 冯拯 )一生常追悔,不合讼疏於 寇 。” 清 宋徵舆 《参军行》:“朝廷颇轻死事功,翻疑讼疏多雷同。”
《漢語大詞典》:题复(題復)
谓上奏章请求恢复因事降革官员的原官原衔。 清 叶梦珠 《阅世编·赋税》:“ 江 南 松江府 知府 张 ,为人材之淹抑堪怜,受过之是非宜辨,仰祈援例题復,予以自新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