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天上将

相关人物
周亚夫


《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列传·周勃·(子)周亚夫〉~2059~
亚夫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亚夫曰:「将军东诛吴楚,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能用臣之言乎?」亚夫下车,礼而问之。涉曰:「……且兵事上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雒阳,使吏搜殽黾间,果得吴伏兵。乃请涉为护军。

例句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國語辭典》:上将(上將)  拼音:shàng jiàng
1.现行陆、海、空军将级军阶的一种。位在中将之上,分二级上将,一级上将,特级上将三等。
2.大将、主将。《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抱朴子。外篇。清鉴》:「咸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也。」
《漢語大詞典》:上将军(上將軍)
(1).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战国策·燕策一:“二十八年, 燕 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於是遂以 乐毅 为上将军,与 秦 、 楚 、 三晋 合谋以伐 齐 。”史记·高祖本纪:“初, 项羽 与 宋义 北救 赵 ,及 项羽 杀 宋义 ,代为上将军,诸军 黥布 皆属,破 秦 将 王离 军,降 章邯 ,诸侯皆附。”
(2).官名。 汉 以 吕禄 为上将军,后无建置。 唐 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 宋 仍之。 金 、 元 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 明 废。
《漢語大詞典》:无上将军(無上將軍)
汉 代战将的最高称号。后汉书·灵帝纪:“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燿兵於 平乐观 。”后汉书·滕抚传:“ 凤 衣絳衣,带黑綬,称‘无上将军’。”
分類:战将
《漢語大詞典》:天策上将(天策上將)
唐太宗 李世民 为 秦王 时所加官号。旧唐书·高祖纪:“﹝ 武德 四年﹞冬十月己丑,加 秦王 天策上将。”新唐书·太宗纪:“四年二月, 竇建德 率兵十万以援 世充 , 太宗 败 建德 于 虎牢 ,执之, 世充 乃降…… 高祖 以谓 太宗 功高,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加号天策上将,领司徒、 陕东道 大行臺尚书令,位在王公上。”
《国语辞典》:五星上将(五星上将)  拼音:wǔ xīng shàng jiàng
上将当中阶级最高的军官。肩章或领章为五颗星,故称为「五星上将」。
《高级汉语词典》:躬上将之姿
本身具有上将的风姿
《國語辭典》:中将(中將)  拼音:zhōng jiàng
1.中等才能的将领。《淮南子。兵略》:「及至中将,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专用人与势,虽未必能万全,胜钤必多矣!」
2.我国现行军制中,低于上将,高于少将的将领军衔。
《漢語大詞典》:末将(末將)
(1).位次于上将和次将的将领。史记·项羽本纪:“王( 楚怀王 )召 宋义 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 项羽 为 鲁公 ,为次将, 范增 为末将。”《武王伐纣平话》卷下:“用 周公旦 为参谋,用 祁宏 为末将。”
(2).指低级将官。《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司马懿 ﹞问曰:‘汝识吾阵否?’ 孔明 笑曰:‘吾军末将亦能布之。此乃混元一气阵也。’”
(3).犹言小将。将官的谦称。《封神演义》第三二回:“末将今设有一饭,请大王暂停鸞舆,少纳末将虔意。”
《国语辞典》:绝对温度(绝对温度)  拼音:jué duì wēn dù
物理学上将水的液态、固态、气态三相共存时的温度,称为「三相点」,定义为273.16K,温度间格与摄氏温标相同,所定出的温度称为「绝对温度」。
《国语辞典》:槽化  拼音:cáo huà
在同一平面上将杂乱的车流纳入有规则的路线,用标线或安全岛的办法分隔或管制可能相撞的地点。如:「高速公路要求尽量槽化,不宜设置太多的交流道。」
《国语辞典》:淋證  拼音:lín zhèng
中医上将当结石、结核、乳糜尿、泌尿系统感染时,所产生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或尿的浓度、色泽改变等症状,称为「淋證」。
《国语辞典》:大马步挂(大马步挂)  拼音:dà mǎ bù guà
下围棋时在棋盘的空地上将棋子置于己方棋子隔行的前后第三路上。因形状像似马步,而为挂的形式,且较小马步挂宽一路,故称为「大马步挂」。
《国语辞典》:流程图(流程图)  拼音:liú chéng tú
1.用特定的符号,显示操作或计画执行步骤的简单图形。如:「电脑流程图」。
2.化学上将各单元化学变化连贯,来显示化工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