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上清  拼音:shàng qīng
1.道家的三清境之一。即天界。亦泛指仙境。唐。白居易〈梦仙〉诗:「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兰公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发白反黑,少者辟谷无饥,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升上清也。」
2.唐朝宰相窦参自知将为政敌所害,嘱其婢上清,将来入宫后,为其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申冤。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上清》。后泛指婢女。明。方以智《通雅》卷一九:「婢亦谓之上清。柳珵上清传,温公考异引之……事虽不可信,然当时称婢为上清,亦常语也。」
《漢語大詞典》:上清宫
(1).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观之一。在 江西 贵溪县 上清镇 。 唐 代名 真仙观 , 宋 大中祥符 时改 上清观 , 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宫 , 元 改 正一 万寿宫 , 清 改称 大上清宫 ,简称 上清宫 。“上清”为道家所称的神仙居处,故其他道观亦多用“上清”命名者。《水浒传》第七二回:“ 李师师 道:‘其实不敢相留。来日驾幸 上清宫 ,必然不来。却请诸位到此,少叙三杯。’”
(2). 五代 前蜀 宫观名。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五年,起 上清宫 ,塑 王子晋 像,尊以为 圣祖至道 玉宸皇帝 ,又塑 建 及 衍 像,侍立於其左右。”
《漢語大詞典》:上清箓(上清籙)
道教符箓中较为高深的一种。隋书·经籍志四:“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 唐 顾况 《崦里桃花》诗:“老人方授《上清籙》,夜听《步虚》山月寒。” 唐 崔仲容 《戏赠》诗:“如今身佩《上清籙》,莫遣落花霑羽衣。”
《分类字锦》:朝拜上清
李商隐 绛节飘飖空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分类字锦》:凝阴上清(凝阴上清)
张皓藏冰赋爽气旁达凝阴上清始峨峨而不见遽冲冲而有声
分类:
《分类字锦》:石上清泉
云烟过眼录南北名琴石上清泉古篆书不知作者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清观(上清觀)
即上清宫。详“ 上清宫 ”。
《漢語大詞典》:上清宫
(1).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观之一。在 江西 贵溪县 上清镇 。 唐 代名 真仙观 , 宋 大中祥符 时改 上清观 , 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宫 , 元 改 正一 万寿宫 , 清 改称 大上清宫 ,简称 上清宫 。“上清”为道家所称的神仙居处,故其他道观亦多用“上清”命名者。《水浒传》第七二回:“ 李师师 道:‘其实不敢相留。来日驾幸 上清宫 ,必然不来。却请诸位到此,少叙三杯。’”
(2). 五代 前蜀 宫观名。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五年,起 上清宫 ,塑 王子晋 像,尊以为 圣祖至道 玉宸皇帝 ,又塑 建 及 衍 像,侍立於其左右。”
《國語辭典》:上清童子  拼音:shàng qīng tóng zǐ
古钱的别名。相传唐贞观年间,岑文本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请见,晤谈后,送其出亭,至墙下忽然不见。后掘墙下,得古钱一枚。岑文本因悟「上清童子」为「铜」,「元宝」为「钱」。见唐。谷神子《博物志。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