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通
(1).谓下情上达于君。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 尹知章 注:“求不上通,则与君隔絶,故曰塞也。” 宋 欧阳修 《论修河第三状》:“下情如此,谁为上通?臣即知其详,岂敢自默。”
(2).指出仕。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郑玄 注:“幽居,谓独处时也。上通,谓仕道达於君也。” 孔颖达 疏:“上通,谓身得通达於君,有道德被用也。”
分類:上通出仕
《分类字锦》:下情上通
晋书礼志武帝泰始四年诏刺史二千石长吏曰古之王者以岁时巡狩方岳其次则二伯述职不然则行人顺省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下情上通上指远谕至于鳏寡罔不得所用垂风遗烈休声犹存
分类:省方
《分类字锦》:肺窍上通(肺窍上通)
子华子肺之精为金其气为兑其色白其状如悬磬其神为伏虎其窍上通于鼻
分类:
《國語辭典》:通天  拼音:tōng tiān
1.通往天界。形容本领高强。唐。杜甫 望岳诗:「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2.一件事得到最高当局的默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末后自己引了一个失察之罪。这件事不是已经通了天的么?」
3.通天冠的简称。参见「通天冠」条。《文选。张衡。东京赋》:「冠通天、佩玉玺,纡皇组、要干将。」
4.汉朝的宫殿。《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甘泉本因秦离宫,既奢泰,而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
《國語辭典》:近代  拼音:jìn dài
1.过去不远的时代。《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近代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卒使阴就归国,徙废阴兴宾客。」《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登传》:「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也作「近世」。
2.我国历史上专指十九世纪中叶至五四运动之间的时期。
《國語辭典》:风门(風門)  拼音:fēng mén
1.冬日禦风的门。《红楼梦》第八九回:「把风门推开一看,只见西北上一层层的黑云渐渐往东南扑上来。」
2.吹笛时,两唇之间所留的小空隙。
《漢語大詞典》:贯斗牛(貫斗牛)
谓上通于斗、牛星宿间。形容光芒强烈或正气浩然。 唐 陈章 《斗牛间有紫气赋》:“贯斗牛於九霄,正当 吴 分;藏轆轤於午夜,,远在 丰城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 岳武穆 ﹞题诗 青尼市 萧寺壁间云:‘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讎。’” 清 秋瑾 《宝剑歌》:“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亦省作“ 贯斗 ”。 宋 秦观 《陈令举妙奴诗》:“俊词伟气森开张,玉杓贯斗生怒芒。” 清 查慎行 《寿山田石砚屏歌副相揆公属和》:“想当欲出未出时,其气贯斗如烟虹。”
《國語辭典》:边音(邊音)  拼音:biān yīn
发音时,舌尖与齿龈或前颚接触,使口腔中路阻塞,气流分由舌边泄出而成的辅音。如注音符号的ㄌ。也称为「分音」。
《國語辭典》:气楼(氣樓)  拼音:qì lóu
仓库屋顶上通气的小楼。《十国春秋。卷三○。南唐。卢绛传》:「自气楼入仓中盗米,一夕往返数十。」《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温打开匣,脱了枷,同那刘文政跃身从气楼走出。」
《漢語大詞典》:买渡(買渡)
出钱以求在水道上通行。清史稿·食货志三:“ 江浙 内河一带漕船,讹诈商民,有买渡、排帮等名目。”
《漢語大詞典》:陆衢(陸衢)
陆上通道。 晋 左思 《吴都赋》:“通门二八,水道陆衢。”
《國語辭典》:壁炉(壁爐)  拼音:bì lú
嵌在墙壁中,以供取暖或装饰的炉子。
《國語辭典》:公畜  拼音:gōng chù
雄性的牲畜。畜牧业上指留种用的牲畜。
《國語辭典》:打千  拼音:dǎ qiān
旧时男子向人请安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朴斋叫声『三老爷』,侧行而前,叩首打千。三公子颔首而已。」也作「打扦」、「打佥」、「打千儿」。
《漢語大詞典》:期单(期單)
商业上通用定期取货物或钱款的单据。 孙中山 《建国方略·心理建设》:“此等字纸,或为银行之支票,或为钱庄之庄票,或为货客本店之期单,或为约束之欠据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