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贱薄(賤薄)
(1).轻贱鄙薄。 汉 焦赣 《易林·家人之否》:“东求金玉,反得弊石,名曰 无宜 ,字曰 丑恶 ,众所贱薄。”魏书·刘裕传:“ 裕 家本寒微,住在 京口 ,恒以卖履为业……为时贱薄。”
(2).卑贱贫困。后汉书·班彪传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3).下贱卑劣。 唐 韩愈 《谴虐鬼》诗:“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
《國語辭典》:贱才(賤才)  拼音:jiàn cái
骂人的话。《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刘妈妈骂道:『好天杀的贼贱才,到放老娘这一交!』」也作「贱材」。
分類:詈词下贱
《國語辭典》:收尸(收屍)  拼音:shōu shī
收殓尸体。如:「他真可怜!死了也没人帮他收尸。」也作「收尸」。
《漢語大詞典》:贱奴(賤奴)
(1).詈词。下贱的奴才。《西游记》第七十回:“妖王上前喝道:‘好贱奴!怎么偷了我的金铃宝贝,在此胡弄!’”
(2).地位低下人的自称。
(3).古时女子谦称自己。 明 徐霖 《绣襦记·帮宦重媒》:“蒙抬举贱奴,笑妆奩衣饰无。”
《國語辭典》:低贱(低賤)  拼音:dī jiàn
1.低微卑贱。多用来指身分。《西游记》第六回:「二郎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
2.物价很低。如:「近来菜价低贱,农夫们都血本无归。」
《漢語大詞典》:贱鄙(賤鄙)
下贱卑鄙。 明 陈于陛 《意见·文章》:“若乞儿从墦间乞得,酒肉虽多,终贱鄙可耻也。”
分類:下贱卑鄙
《漢語大詞典》:贱女(賤女)
品行下贱的女子。 明 孙柚 《琴心记·杜门谢客》:“丑事莫轻题,贱女淫奔去。”
《漢語大詞典》:歪剌
(1).牛角中的臭肉。 明 徐渭 《渔阳三弄》:“他若讨喫么,你与他几块歪剌,他若讨穿么,你与他一疋檾麻。”
(2).亦作“ 歪辣 ”。卑劣下贱的人。詈词,旧时多用于妇女。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难道你不听得?任凭这老乞婆臭歪剌駡我哩。” 明 徐渭 《渔阳三弄》:“不想这些歪剌们呵!带衣麻就搂别家。”红楼梦第七回:“你是什么时候来的?你师父那秃歪剌那里去了?”《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僕妇养娘,无论黑的、白的、俊的、丑的、小脚的、歪辣的,都插入争妍取怜,向上逢迎小阿妈。”
《國語辭典》:歪剌骨  拼音:wāi là gǔ
辱骂妇人下贱、泼辣、不正派。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这歪剌骨好歹嘴也。我已成了事,不索央你。」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这歪剌骨,便是黄花女儿,刚刚扯的一把,也不消这等使性,平空的推了我一跤,我肯乾罢!」也作「秃歪剌」。
《国语辞典》:不高的东西(不高的东西)  拼音:bù gāo de dōng xī
骂人下贱、下流。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这个不高的东西!青天白日,甚么样子!」
《国语辞典》:屌毛  拼音:diǎo máo
用以骂人微不足道或极为下贱。
《国语辞典》:塌拉骨  拼音:tā la gǔ
骂人的话。旧时讥讽女人身分下贱、蛮横不讲理、作风不正派。《醒世姻缘传》第九六回:「怪塌拉骨蹄子,夹著狗屄走罢了,甚么二奶奶三奶奶!你家题主点名哩么?」
《漢語大詞典》:黑炭头(黑炭頭)
即炭。形容颜色黑得很。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只见他打半截子黑炭头也似价的鬢角子,擦一层石灰墻也似价的粉脸。”借以指下贱之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你是那里来的箇黑炭头,也要管起我们的走动来了。”
《國語辭典》:视如粪土(視如糞土)  拼音:shì rú fèn tǔ
看成粪土般污秽,低劣。比喻鄙视,瞧不起。《野叟曝言》第七三回:「此刀此剑,虽有优劣,皆为宝物,佳人惜红粉,烈士爱宝剑,岂可视如粪土,为焚琴煮鹤之事乎?」《镜花缘》第三八回:「今舅兄把他视如粪土,又是王衍一流人物了。」
《漢語大詞典》:贱坯(賤坯)
詈词。孬种;下贱坯子。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 庆祥 ]:‘贱坯,只配这样对付他!’” 刘绍棠 《渔火》第一章二:“客人中也有不少下流贱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