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落雨  拼音:luò yǔ
下雨。《镜花缘》第二五回:「因落雨不能开船。到晚,雨虽住了,风仍不止。」
分类:下雨
《漢語大詞典》:解雨
谓下雨。语出《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 高亨 注:“天地解,谓春来之后,天地开通,阴阳交流,气候暖,冰冻释。” 宋 苏轼 《郊祀庆成》诗:“需云徧枯槁,解雨达勾萌。”
分類:下雨
《國語辭典》:风雨(風雨)  拼音:fēng yǔ
1.风和雨。《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韦韝毳幕以禦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文选。张衡。东京赋》:「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
2.比喻艰难困苦。如:「我们在风雨中成长茁壮。」
3.《诗经。郑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或亦指男女幽会之诗。首章二句为:「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國語辭典》:风雨如晦(風雨如晦)  拼音:fēng yǔ rú huì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比喻处于险恶环境中也不改变其操守。《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立身行道,始终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也作「风雨晦冥」。
《國語辭典》:满城风雨(滿城風雨)  拼音:mǎn chéng fēng yǔ
语本唐。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诗:「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后来多用来形容深秋或晚春时到处刮风下雨之景色。宋。范成大 春晚诗三首之一:「手把青梅春已去,满城风雨怕黄昏。」今则多借指事情一经传出,流言四起,到处议论纷纷。如:「这件丑闻已闹得满城风雨,不知该如何收拾?」
《漢語大詞典》:水云(水雲)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
(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国语辞典》:雨声(雨声)  拼音:yǔ shēng
下雨时所发出的声音。如:「窗外淅沥的雨声吵得我无法入睡。」
《國語辭典》:宿雨  拼音:sù yǔ
1.前夜的雨。南朝陈。江总〈诒孔中丞奂〉诗:「宿雨润条枚,丛花曙后发。」宋。周邦彦 苏幕遮。燎沉香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2.下不停的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是夜宿雨初晴,一轮明月自东方升起。」
《國語辭典》:阴雨(陰雨)  拼音:yīn yǔ
1.天阴而且下雨。《文选。张华。情诗二首之二》:「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玄德闻得此信,乘阴雨撤兵,弃盱眙而走,思欲东取广陵。」
2.比喻晦暗不明。《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茫茫往古,继继来今,上下三千馀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风光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漢語大詞典》:云雷(雲雷)
(1).云和雷。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於百物。” 宋 苏轼 《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崇朝。”《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一日,场内晒了许多麦,倐然云雷大作起来。”
(2).指云纹和雷纹。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云罇刻画云雷之形。”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明 李东阳 《台寺夏日》诗:“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徒取云雷傅,汝败漆朽壤。”
(3).易·屯:“《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按,《屯》之卦象为《坎》《震》下,《坎》之象为云,《震》之象为雷。因以“云雷”喻险难环境。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道钟《屯》《剥》,世属云雷。”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圣人创经纶之业,起草昧之时,云雷方兴,《屯》难必作,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
(4).指不吉利的征兆。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遂破戒一醉》词:“ 杜康 初筮,正得云雷。” 邓广铭 笺注:“意谓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受拒絶也。”
(5).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屯》之卦象是为云雷聚,云行于上,雷动于下。按《象传》以雨比恩泽,以雷比刑。谓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则善于兼用恩泽与刑罚,以经纬国家。南史·张弘策乐蔼等传论:“ 蔼 虽异帷幄之勋,亦讚云雷之业,其当官任事,宠秩不亦宜乎。”
(6).指经纬治理国家的人。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三:“廊庙佇徵于旧德,云雷始洽于新恩。” 金 元好问 《射虎》诗:“得意云雷捲勍敌,回头藜藿但空山。”
(7).行云下雨。 唐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诗:“草木承风偃,云雷施泽均。” 刘初棠 校注:“周易·上经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此易雨为雷,调声以就平仄。”
(8).比喻波涛。波涛翻卷如云,奔腾之声如雷,故称。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诗:“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金 元好问 《鹳雀崖北龙潭》诗:“云雷皷飞浪,喷薄齐万弩。”
《漢語大詞典》:肤寸(膚寸)
(1).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肤寸而合。” 何休 注:“侧手为肤,案指为寸。”
(2).借指下雨前逐渐集合的云气。 晋 张协 《杂诗》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 唐 王昌龄 《悲哉行》:“长云数千里,倐忽还肤寸。”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五:“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清 郑廷旸 《天香·淡巴菰和樊榭》词:“縈雾难分,撩云不定,也同肤寸俄泛。”参见“ 肤寸而合 ”。
(3).比喻极小或极少。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齐 人伐 楚 ,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尚无肤寸功,岂免窃食嫌。” 清 刘銮 《五石瓠·盆景》:“今人以盆盎閒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鱼虫,概称盆景。”
《漢語大詞典》:肤寸而合(膚寸而合)
谓(云气)逐渐集合。《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尔。” 阮福 《肤寸而合解》:“所谓肤寸而合者,如云出山,散而不合,则不得雨。今肤寸而合,如人以两手之四指平铺,先分两处向下覆之,由分而合,渐肖云合之状,合之甚易,故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俄而云气上蒸,肤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摠至,溪涧盈溢。”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愿哀愍黔首,霈垂沾渥,呼风召云,肤寸而合。”亦省作“ 肤合 ”。 汉 蔡邕 《九疑山碑》:“巖巖 九疑 ,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艺文类聚卷二引 晋 潘尼 《苦雨赋》:“气触石而结蒸兮,云肤合而仰浮。”
《漢語大詞典》:作霖
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孔 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原谓充作救旱之雨,后以指降甘霖或下雨。 唐 杜牧 《云》诗:“莫隐 高唐 去,枯苗待作霖。” 唐 卢殷 《欲销云》诗:“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漢語大詞典》:雨意
将要下雨的景象。例如:天低云暗,雨意浓密。
《漢語大詞典》:雨色
犹落红。落花。 宋 毛滂 《摊声浣溪沙·吴兴僧舍竹下与王明之饮》词:“雨色流香绕坐中,映堦疏竹一丛丛。”
分類:落花
《国语辞典》:雨天  拼音:yǔ tiān
下雨的日子。唐。刘禹锡〈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诗:「雨天龙变化,晴日凤骞腾。」唐。杜荀鹤〈春日登楼遇雨〉诗:「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
《國語辭典》:喜雨  拼音:xǐ yǔ
1.及时所下的雨。《谷梁传。僖公三年》:「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2.容易下雨。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宜忌》:「五月喜旱,六月喜雨。」
《漢語大詞典》:连雨(連雨)
连续下雨。汉书·高祖纪上:“时连雨自七月至九月。”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驴言》:“自是连雨数日乃晴。”《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昨日连雨,山水将房子冲去了。”
分類:连续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