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下食
准备食物。吕氏春秋·报更:“昔 赵宣孟 将上之 絳 ,见骫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 宣孟 止车,为之下食,蠲而餔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陈太丘 诣 荀朗陵 ……既至, 荀 使 叔慈 应门, 慈明 行酒,餘六龙下食。”南史·隐逸传上·杜京产:“﹝ 京产 ﹞子 栖 躬自屣履,为 瓛 生徒下食。”
《漢語大詞典》:廊下食
即廊餐。 宋 王溥 唐会要·廊下食:“ 贞观 四年十二月詔,所司于外廊置食一顿。” 宋 王溥 唐会要·廊下食:“ 贞元 二年九月,举故事,置武班朝参,其廊下食等,亦宜加给。”参见“ 廊餐 ”。
《漢語大詞典》:廊餐
亦作“ 廊飡 ”。 古代常朝百官,朝退后皇帝赐食于殿前廊下,谓之廊餐。也叫廊食、廊下餐、廊下食。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十二月乙丑,帝以文武常参官每月一、五、九日赴朝,奏请备廊飡,詔从之。” 宋 王溥 五代会要·常朝:“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每日常朝,百官皆拜,独两省官不拜;准本朝故事,朝退于廊下赐食,谓之廊餐。百官遂有谢食拜,唯两省官本省有厨,不赴廊餐,故不拜。”文献通考·王礼二:“廊下食起 唐 贞观 ,其后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 唐 末浸废,但於入阁起居日赐食。”参见“ 廊下食 ”。
《国语辞典》:老鹰不吃窠下食(老鹰不吃窠下食)  拼音:lǎo yīng bù chī kē xià shí
传闻老鹰不抓捕在自己巢附近出现的动物。比喻坏人不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作案。如:「附近那群土匪一向是『老鹰不吃窠下食』,本村倒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