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下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善根中之忍法位有上中下三品,最初之位曰下忍。具修十六行相之位也。(参见:忍法)
忍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贤位之第六,四善根之第三位名也。于四谛之理忍可决定而不动之智,谓之忍,其智谓之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顶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忍法。于四谛理能忍可中此最胜故。」
【佛学常见辞汇】
1。七贤位之一。2。四善根之一。
下炬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下火,秉炬火葬式,最后导师以炬表示火葬亡者之意。
下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弥陀净土之人有九种类,其中之下三种曰下品。(参见:次)
下品上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无量寿经所说九品往生之一。经曰:「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诸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中略)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中略)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下品中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上经曰:「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中略)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中略)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下品下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上经曰:「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是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中略)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下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人界也。对于天上界而言。
下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根性之劣者,与根机之弱者。华严经十七曰:「利根乃与中下根。」涅槃经十四曰:「极下根者,如来终不为转法轮。」
【佛学常见辞汇】
下等的根器,指根性很钝弱的人。
下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驽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又】谓下所乘之物也。西域记九曰:「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兴发人徒,从山麓至峰岑,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馀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曰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曰退凡,即简凡人,不使同住。」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的别名。
下堂
【佛学大辞典】
(杂语)朝粥饭毕,下僧堂也。见象器笺九。
下棒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宗之师,执柱杖打学人,谓之下棒。五灯会元七曰:「德山禅师小参,示众云:今夜不答话,閒话者三十棒。」又示众云:「道得三十棒,道不得亦三十棒。」德山由来以下棒有名。
下间
【佛学大辞典】
(杂语)凡入堂己身之左为下间。法堂方丈西,僧堂南,库司北,是下间也。见象器笺二。
下众
【佛学大辞典】
(杂名)沙弥,沙弥尼,学法女,出家男,出家女,优婆塞,优婆夷。谓之梵网宗下七众。再加大僧大尼二众,则成九众。见天台戒疏上。
下钵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僧之食法中,僧堂在单之僧众将吃粥饭时,闻厨前云版鸣,悬于挂搭单上方钵盂,一齐而下。
下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宗所立种熟脱三时之第一时。于久远之昔闻谈而下一乘之种子也。文句一上曰:「众生久远蒙佛善巧令种佛道因缘。」六十华严经十(明法品)曰:「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此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