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12,分16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洛下
下水
南下
下界
下路
下客
下榻
下国
天下士
下来
下户
下诏
下一
下逮
下天
《漢語大詞典》:洛下
(1).指 洛阳 城。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悱文》:“调逸 许 中,声高 洛 下。”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山西 老将诗无敌, 洛 下书生语更妍。” 明 王世贞 《明佐游梁无资作歌见援聊此奉复》诗:“吾家弱弟惭小落, 洛 下东西两间屋。”
(2).复姓。 汉 代有 洛下閎 。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國語辭典》:下水  拼音:xià shuǐ
1.进入水里。如:「她实在鼓不起勇气下水游泳。」
2.放水。《战国策。东周策》:「东周欲为田,西周不下水。」
3.自上游顺流而下。唐。杜甫行次古城店汎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诗:「济江元自阔,下水不劳牵。」《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那一路都是下水,又快又稳。」
4.比喻从事赌、嫖、偷、盗等勾当。《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兄弟不是一定要拉子翁下水,但是上海的生意,十成当中,倒有九成出在堂子里。」《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这万华甫合倌人那种亲热的样儿,恐怕贪恋著要下水哩!」
5.将船舶从船台、船坞等建造区域,移至水域的过程,称为「下水」。
《國語辭典》:下水  拼音:xià shuǐ
动物的内脏。如:「下水汤」。《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中间又架著一盘,便是那十二件里片下来的攒盘,连头、蹄、下水都有。」
《国语辞典》:南下  拼音:nán xià
1.北在上,南在下,故向南行进称「南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离,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晋书。卷六二。列传。刘琨》:「时东嬴公腾自晋阳镇邺,并土饥荒,百姓随腾南下。」
2.台湾纵贯线铁路为南北向,故称火车由北向南行驶为「南下」。后泛称搭乘交通工具由台湾北部前往中南部。如:「年节期间,南下火车总是一票难求。」
《國語辭典》:下界  拼音:xià jiè
1.人间。唐。白居易 曲江醉后赠诸亲故诗:「中天或有长生药,下界应无不死人。」
2.下凡。《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此上感得火德星君霹雳大仙下界降生,于西京洛阳县夹马营赵洪恩宅,生下一个孩儿。」《西游记》第一九回:「你这厮原来是天蓬水神下界,怪道知我老孙名号。」
3.某一数不大于一集或一数列的各元,或一函数的各函数值,则此数为此集、此列或此函数的一下界。
《國語辭典》:下路  拼音:xià lù
1.前面的路。《韩非子。十过》:「韩使人之楚,楚王因发车骑,陈之下路。」《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后秦郡府将宋齐受使至涂口,行达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
2.长江下游一带。《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著顺风行走,忽地被一阵大风,直打向到岸边去。」
3.往前走。《西游记》第二一回:「行者执了帖儿,转身下路。」
《國語辭典》:上路  拼音:shàng lù
1.动身出发。《水浒传》第五回:「提了禅杖,作别了客店主人并铁匠,行程上路。」《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这二月天气,不寒不暖,不上路更待何时?」
2.死亡。《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老厌物是直性的人,听得了恁样话,自然逼他上路。去了这个祸根,还有甚人来分得我家的东西!」
3.大路。《汉书。卷五一。枚乘传》:「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唐。王勃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4.领会、了解。如:「这人真笨!解释了半天他还不上路!」
《漢語大詞典》:下客
北魏 对降将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宾客。北史·房法寿传:“及 歷城 、 梁邹 降, 法寿 、 崇吉 等与 崔道固 、 刘休宾 俱至京师,以 法寿 为上客, 崇吉 为次客, 崔 、 刘 为下客。”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序》:“下客悽惶,暂停归轡;高人赏玩,岂輟斯文。” 宋 梅尧臣 《雍丘逢钱寺丞载阳》诗:“殷勤 魏 公子,落莫 吴 王孙。下客独垂泪,伤心思旧恩。”
谓折节下士。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若夫 齐武王 之破家厚士,岂游侠下客之为哉!” 王先谦 集解引 陈景云 曰:“下客,谓折节下士也。”
《國語辭典》:下榻  拼音:xià tà
汉朝南昌太守陈蕃,不喜宾客,惟敬重徐稚,特设一榻,徐来则放下接待,去则悬起。见《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指礼贤下士,留客歇宿。后指投宿、住宿。《三国演义》第四回:「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
《國語辭典》:下国(下國)  拼音:xià guó
1.自称本国的谦词。《左传。哀公十一年》:「天若不识不衷,何以使下国。」
2.小国。《文选。祢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唐。温庭筠 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3.诸侯国。《书经。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唐。李善。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
4.天下。《诗经。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漢語大詞典》:天下士
才德非凡之士。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唐 高适 《咏史》诗:“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清 方文 《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诗:“ 虞翻 天下士,知己无一人。”
分類:才德非凡
《國語辭典》:下来(下來)  拼音:xià lái
1.自上而下。唐。皎然 杂兴诗六首之四:「有时青冥游,顾我还下来。」
2.下面。《水浒传》第四九回:「说话的,却是甚么计策?下来便见。」《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这便唤做错封书。下来说底便是错下书。」
3.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开始、进行或完成。宋。辛弃疾鹧鸪天。句里春风正剪裁〉词:「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水浒传》第四回:「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
《國語辭典》:下来(下來)  拼音:xià lai
1.用在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渐渐增加。如:「天色慢慢黑下来了。」
2.用在时间量词后,表示一段时间的终结。如:「一个月下来,他瘦了五公斤。」
《國語辭典》:下户(下戶)  拼音:xià hù
贫民。《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即下户羸弱,时口言,虽文致法,上财察。」明。归有光〈又乞休文〉:「职拘集小民,俱系贫难下户。」
分類:贫民贫苦
《国语辞典》:下诏(下诏)  拼音:xià zhào
古代帝王发布诏令。唐。李邕〈谢敕书及䌽绫表〉:「天门下诏,横笔阵于长山。」《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诏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卢龙节度使赵德钧、耀州节度使潘环,共帅所部兵救晋安,下诏亲征。」
《骈字类编》:下一
云笈七签:次存脐内有太黄老君、黄庭真人,二人并共坐,上著十灵之冠,服黄罗之袍,坐于黄锦帐下,视脾腹之下孔窍,令分明如白素,谓之下一,拘制骸魂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诀。上一帝君宝洞真经,中一丹皇宝雌一大有妙经,下一元王宝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此之三文,并是真道之至精,一神之玉章,天真之禁诀,高上之秘篇下。又刘琨劝进表,见上副。
《骈字类编》:下逮
元 王恽 汲冢怀古 上窥姒与商,下逮苍周书。
《骈字类编》:下天
中黄真经,必获寥天,得真箓注凡飞鍊上升,为下天仙官。存想无为气神,修三一之道,得上天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