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痈贻患(養癰貽患)  拼音:yǎng yōng yí huàn
比喻姑息养奸,必遗后患。参见「养痈成患」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倘能利用他呢,未尝不可借他们的力量办点大事;要是不能利用他,这个『养痈贻患』也是不免的。」
《漢語大詞典》:养痈(養癰)
(1).亦作“ 养癕 ”。谓不治疗肿毒而听其滋长发展。后汉书·冯衍传下“不得畜媵妾” 李贤 注引 汉 冯衍 《与妇弟任武达书》:“养癕长疽,自生祸殃。”
(2).比喻姑息坏人坏事。 明 张居正 《答两广督抚计剿海贼》:“在我常有肘腋之虞,在贼常怀反侧之意,养痈待决,诚非计也。”《天雨花》第十五回:“开言对众官员道,悔不当初早发兵,勦灭 由校 除后患,养痈自溃到如今。”
《國語辭典》:虾皮(蝦皮)  拼音:xiā pí
毛虾乾。直接或蒸熟后晒乾制成,是调制鲜味的常用食品。也称为「虾米皮」。
《国语辞典》:抛在脑后(抛在脑后)  拼音:pāo zài nǎo hòu
把事情丢在一边,不去管它。如:「休假时,不妨暂时把工作抛在脑后,尽情放松自己。」
分类:不去
《国语辞典》:自认倒楣(自认倒楣)  拼音:zì rèn dǎo méi
接受吃亏的事实而不去计较。如:「他因为贪便宜,一时大意,买到假的字画,只好自认倒楣了。」
《国语辞典》:胖姑娘坐小轿儿(胖姑娘坐小轿儿)  拼音:pàng gū niáng zuò xiǎo jiào ér
(歇后语)出不来也进不去。如:「别往人堆里挤著看热闹,当心成了胖姑娘坐小轿儿,出不来进不去。」
《国语辞典》:见义不为,是为无勇(见义不为,是为无勇)  拼音:jiàn yì bù wéi,shì wéi wú yǒng
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正义的事而不去做,是缺乏勇气。《儒林外史》第三回:「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
《国语辞典》:行己有耻(行己有耻)  拼音:xíng jǐ yǒu chǐ
人有羞耻心,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宋。陆九渊〈与徐子宜书〉:「兄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
《国语辞典》:无是无非(无是无非)  拼音:wú shì wú fēi
不去执著于人世间的是非对错。元。贯石屏〈村里迓鼓。我向这水边林下套。青哥儿〉曲:「冷清清无是无非诵南华,就里乾坤大。」《孤本元明杂剧。宝光殿。第二折》:「他故来仙人斗气,俺清闲无是无非。」
《国语辞典》:馀音绕梁(馀音绕梁)  拼音:yú yīn rào liáng
馀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音乐美妙感人,馀味不绝。《老残游记》第二回:「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馀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也作「绕梁之音」、「绕梁三日」、「馀妙绕梁」、「馀响绕梁」、「馀音袅袅」。
《国语辞典》:不明所以  拼音:bù míng suǒ yǐ
1.不知什么原因。如:「不明所以挨了一顿骂。」
2.不去瞭解辨明事情真相。如:「他见小孩哭闹,不明所以先打再说。」
《國語辭典》:河水不洗船  拼音:hé shuǐ bù xǐ chuán
比喻置身事外,毫无牵扯。《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是一片本心,特地来报信。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
《國語辭典》:不了了之  拼音:bù liǎo liǎo zhī
因事情很难处理,结果任由它去。通常用来讽刺不负责任的态度。如:「这垃圾场的问题经过几番争执,结果也就不了了之。」
《漢語大詞典》:掸掸(撣撣)
相缠不去貌。 汉 扬雄 《太玄·盛》:“何福满肩,提祸掸掸。” 范望 注:“掸掸然,敬也。” 司马光 集注:“ 王 曰:‘掸音缠,义亦取相缠不去之象。’”
《國語辭典》:腻子(膩子)  拼音:nì zi
1.桐油、石膏、松香等混合的泥状物。用以涂抹墙壁或物品的缝隙,使表面平整。也称为「泥子」。
2.久坐不去,使人厌烦的顾客。如茶馆中有茶腻子,饭铺中有酒腻子,澡堂中有澡腻子。
《國語辭典》:见死不救(見死不救)  拼音:jiàn sǐ bù jiù
眼见他人危亡,却不予以援救。比喻人心地残忍。《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老残一想,话也有理,只是因此就见死不救,于心实也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