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虎毒不吃儿(虎毒不吃儿)  拼音:hǔ dú bù chī ér
(谚语)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西游记》第二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著我巧语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也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儿」。
《国语辞典》:乾吊著下巴  拼音:gān diào zhe xià bā
只张著嘴巴,什么东西也不吃。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乾吊著下巴,连筷子也不动一下。」
《国语辞典》:不做酽醋,却做饧糖(不做酽醋,却做饧糖)  拼音:bù zuò yàn cù,què zuò xíng táng
该吃醋的时候不吃醋,反而去灌迷汤,用甜言蜜语奉承对方。《野叟曝言》第二六回:「他就翻转样儿,不做酽醋,却做饧糖,专一迎奉公子,替他出些鬼计,奸骗外边女子。」
《国语辞典》:不食人间烟火(不食人间烟火)  拼音:bù shí rén jiān yān huǒ
1.道家认为仙人超凡脱俗,辟谷不食或不吃熟食,后用来形容具有仙气或灵气的人。如:「她的气质优雅,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2.讽刺人自命清高,或不知民间疾苦而与社会、人群脱节。有贬义。如:「为政者应体察民情,不能摆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脱离人民。」
《国语辞典》:吃葱吃蒜不吃姜(吃葱吃蒜不吃姜)  拼音:chī cōng chī suàn bù chī jiāng
姜,将的谐音,激将的意思。吃葱吃蒜不吃姜比喻不轻易受到别人的激将。如:「这种人吃葱吃蒜不吃姜,再激他也没用!」
《国语辞典》:武大郎吃毒药(武大郎吃毒药)  拼音:wǔ da láng chī dú yào
(歇后语)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比喻无可奈何。如:「他吸烟成瘾,难以戒除,无异是武大郎吃毒药──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
《国语辞典》:喝寡酒  拼音:hē guǎ jiǔ
北平方言。指光喝酒,不吃配菜。
《国语辞典》:把素持斋(把素持斋)  拼音:bǎ sù chí zhāi
持守不吃荤食的戒律。元。无名氏《女姑姑》第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餐松啖柏。」也作「持斋把素」。
《国语辞典》:持斋受戒(持斋受戒)  拼音:chí zhāi shòu jiè
不吃荤食,遵守戒律。《西游记》第一二回:「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
《国语辞典》:不药而瘉(不药而瘉)  拼音:bù yào ér yù
不吃药,病就好了。如:「多喝开水,休息二天,感冒竟不药而瘉了!」也作「勿药而愈」。
分类:不吃吃药
《国语辞典》:门前清(门前清)  拼音:mén qián qīng
麻将指不吃牌,不碰牌,即能听牌而和。
《国语辞典》:压碟儿(压碟儿)  拼音:yā dié ér
旧时人家请客,客人都留下一些食物在盘子里不吃,表示主人准备的酒菜丰盛及富贵有馀的意思。《金瓶梅》第四二回:「那应伯爵、谢希大、祝日念、韩道国,每人青花白地吃了一大深碗八宝攒汤,三个大包子,还零四个挑花烧卖,只留了一个包儿压碟儿。」
《國語辭典》:不食烟火(不食煙火)  拼音:bù shí yān huǒ
形容具有仙气或灵气的人。如:「神话小说里的神仙人物都是仙风道骨,不食烟火,驾云翱游于太虚。」《镜花缘》第七○回:「我看你每每宁神养性,不食烟火,虽然有些道理;但这上面事迹,你何能晓得,却要观看?」
《国语辞典》:持斋把素(持斋把素)  拼音:chí zhāi bǎ sù
持守戒律不吃荤食。《孤本元明杂剧。万国来朝。第一折》:「人人善念看经,个个持斋把素。」《西游记》第一九回:「我本是观世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也作「把素持斋」。
《漢語大詞典》:吃顺不吃强(吃順不吃强)
犹言吃软不吃硬。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他老人家虽説是这等脾气,却是吃顺不吃强。”
分類: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