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折节下交(折节下交)  拼音:zhé jié xià jiāo
降低自己身分,去结交名气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缘》:「伯虎会试至京,文名益著,公卿皆折节下交,以识面为荣。」
《国语辞典》:折节下士(折节下士)  拼音:zhé jié xià shì
降低自己的身分,礼遇地位或名气不如自己的人。《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宋史。卷三一二。韩琦传》:「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贵贱,礼之如一。」
《国语辞典》:猪狗不如(猪狗不如)  拼音:zhū gǒu bù rú
1.指责人失去人性,连牲畜都不如。
2.比喻境遇极差。如:「这个国家历经长期内战,又遇上连年饥荒,人民过著猪狗不如的生活。」
《国语辞典》:矮行星  拼音:ǎi xíng xīng
绕行太阳的球形天体,但质量不如行星,以致重力不足以清空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国语辞典》:自卑感  拼音:zì bēi gǎn
意指一种觉得自己所具有的条件不佳、各方面皆不如人的感受。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一出生,其实就具有自卑感,但这种感受也可化为个体追求卓越的原动力。
《國語辭典》:自惭形秽(自慚形穢)  拼音:zì cán xíng huì
比喻自愧不如。参见「自觉形秽」条。《聊斋志异。卷一二。褚遂良》:「某自惭形秽,又虑茅屋灶煤,玷染华裳。」《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看看他们,再看看自己,……正合著古人一句话,叫做『自惭形秽!』」
《國語辭典》:自愧弗如  拼音:zì kuì fú rú
自感惭愧比不上他人。如:「看到他的作品后,深感自愧弗如。」清。徐珂《清稗类钞。情感类。周凤珠恋金某而死》:「女与之游,尽得其技,能自制新调,谱入笙箫。诸女自愧弗如,咸师事之。」
《国语辞典》:累坏(累坏)  拼音:lèi huài
疲累得精神、体力不如平常。如:「这个月来每天加班,把他累坏了。」《小五义》第九五回:「北侠见他收住步,自己这才收住步,说:『不行了,可把我累坏了。道爷,咱们在这里歇息歇息。』」
《国语辞典》:准货币(准货币)  拼音:zhǔn huò bì
流通性或货币性不如通货及存款货币,但能快速且变现损失较小地变成「通货」的资产,如定期存款。
《国语辞典》:耻居人下(耻居人下)  拼音:chǐ jū rén xià
以地位不如人为耻。宋〈陈亮谢曾察院启〉:「伏念某本无他长,耻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随乃尘凡,颇知圣贤之用心,杂之泥滓。」《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围乃共王之庶子,年齿最长,为人桀骜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
《国语辞典》:次殖民地  拼音:cì zhí mín dì
同时为许多国家的殖民地,地位比一般殖民地还不如,称为「次殖民地」。
《國語辭典》:恭敬不如从命(恭敬不如從命)  拼音: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恭敬谦逊不如听从命令。《红楼梦》第六二回:「探春等笑道:『既这样,恭敬不如从命。』」
《國語辭典》:耳闻不如目见(耳聞不如目見)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七。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后指听人传闻,不如亲眼一见来的确实。《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但是一件,耳闻不如目见,耳闻是假,目见始真。」也作「耳闻不如眼见」。
分類:不如可靠
《國語辭典》:不耻下问(不恥下問)  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以向身分较低微、或是学问较自己浅陋的人求教为羞耻。《新唐书。卷一六二。列传。独孤及》:「然则多闻阙疑,不耻下问,圣人之心也。」《老残游记》第七回:「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宗旨何如?」
《國語辭典》:表壮不如里壮(表壯不如裡壯)  拼音: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谚语)比喻丈夫有才能还不如妻子有贤德。元。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朕须想贫贱交不可忘;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妻若贤夫免灾殃。」《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哥哥为人质朴,全靠嫂嫂做主看觑他。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