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问羊酪
 
羊酪不嫌膻
 
誇羊酪
 
相关人物
王济(字武子)
 
陆机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88~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例句

若逢广坐问羊酪,从此知名在一言。 刘禹锡 送周鲁儒赴举诗并引

江左重诗篇,陆生名久传。凤城来已熟,羊酪不嫌膻。 刘禹锡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五韵(用年字)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杜甫 赠别贺兰铦

明朝早起非无事,买得莼丝待陆机。 皮日休 夏首病愈因招鲁望

从来北地誇羊酪,自有纯羹味可人。 韩翃 送客之江宁

《国语辞典》:不嫌  拼音:bù xián
不介意、不嫌弃。《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将军不嫌浅狭,权且歇马,如何?粮食军需,谨当应付。」《红楼梦》第三九回:「今儿既认著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去,不嫌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去。」
《国语辞典》:儿不嫌母丑,犬不怨主贫(儿不嫌母丑,犬不怨主贫)  拼音:ér bù xián mǔ chǒu,quǎn bù yuàn zhǔ pín
(谚语)自家人不会互相嫌弃。明。龙子犹《杀狗记》第一六出:「吴忠曾闻古人言:『儿不嫌母丑,犬不怨主贫。』我员外不知为何把小官人赶将出去。」
《分类字锦》:不嫌曹冷
郑谷 故许昌薛尚书能尝为都官郎中后数岁故建州李员外频自宪府内弹拜都官员外八座外郎皆一时骚雅宗师则都官之曹振盛于此余早年请益实受深知今忝此官复是正秩岂惟俯慰孤宦何以仰继前贤荣惕在衷遂赋自贺诗 都官虽未是名郎,践历曾闻薛许昌。复有李公陪雅躅,岂宜郑子忝馀光。荣为后进趋兰署,喜拂前题在粉墙。他日节旄如可继,不嫌曹冷在中行。
分类:刑部
《分类字锦》:不嫌亲故(不嫌亲故)
唐书崔涣传肃宗立与韦见素同赴行在时京师未复举选不至诏涣为江淮宣谕选补使收采遗逸不以亲故自嫌常曰抑才虞谤吾不忍为
分类:选举
《分类字锦》:不嫌昔事
南史宗悫传先是乡人庾业家富豪侈侯服玉食与宾客相对膳必方丈而为悫设粟饭菜菹谓客曰宗军人串啖粗食悫致饱而退初无异辞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昔事为嫌
分类:器量
《國語辭典》:不厌(不厭)  拼音:bù yàn
1.不饱。《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故富者犬马馀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唐。颜师古。注:「厌,饱也。」
2.不满足。《文选。刘桢。赠从弟诗三首之三》:「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3.不憎恶、不厌弃。《论语。宪问》:「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文选。嵇康。琴赋》:「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4.不厌烦。如:「不厌其详」。
《國語辭典》:不弃(不棄)  拼音:bù qì
1.不丢弃。《新唐书。卷二一三。藩镇淄青横海列传。程日华》:「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豪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里语徵实。卷上。一字徵实》引《避暑录话》:「晏元献平居不弃一纸,虽封皮亦十百为沓。」
2.不厌恶、不嫌弃。《三国演义》第三回:「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便做道我侄不弃,侄媳妇定嫌憎的。」
《國語辭典》:不量  拼音:bù liáng
不多加细思、考虑。《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明。唐顺之〈赠李司训迁官临安序〉:「今则不然,不量其人之能与不能也,率然授之为师。」
《漢語大詞典》:不当村(不當村)
不以为蠢,不嫌弃。《水浒传》第二回:“ 王进 道:‘小官人若是不当村时,较量一棒耍子。’”
《国语辞典》: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拼音: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zhōng shǎo,huà bù tóu jī bàn jù duō
(谚语)与意气相投的知己相聚,畅饮千杯酒也不嫌多;但碰到意念相左的人,连半句话也不愿多说。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一出:「自古道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好笑我爹爹不顾仁义,却道奴家把言语冲撞他。」
《国语辞典》:不厌求详(不厌求详)  拼音:bù yàn qiú xiáng
不嫌仔细,越仔细越好。如:「老爹一看儿子回来了,赶忙不厌求详的问经过的情形。」也作「不厌其详」。
分类:不嫌仔细
《國語辭典》:不厌其烦(不厭其煩)  拼音:bù yàn qí fán
不嫌麻烦。如:「只见老师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讲解给他听。」
《國語辭典》:不厌其详(不厭其詳)  拼音:bù yàn qí xiáng
不嫌繁复、仔细。如:「老师总是不厌其详的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也作「不厌求详」。
分類:不嫌详细
《漢語大詞典》:千里莼(千里蓴)
见“ 千里蓴羹 ”。
《漢語大詞典》:千里莼羹(千里蓴羹)
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 诣 王武子 , 武子 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 陆 曰:‘卿 江东 何以敌此?’ 陆 曰:‘有 千里 蓴羹,但未下盐豉耳!’” 千里 ,湖名,在 江苏 溧阳县 。蓴羹,用蓴菜煮的汤。原为具有 吴 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 千里蒓羹 ”。 金 王渥 《驿口桥看白莲》诗:“百年蓬鬢关心切, 千里 蒓羹与愿违。”亦省作“ 千里蓴 ”。 唐 杜甫 《赠别贺兰铦》:“我恋 岷山 芋,君思 千里 蓴。”参阅晋书·陆机传、 宋 曾三异 因话录·莼羹
分類:千里
《漢語大詞典》:千里莼羹
见“ 千里蓴羹 ”。
《漢語大詞典》:陆机莼(陸機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 诣 王武子 , 武子 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 陆 曰:‘卿 江 东何以敌此?’ 陆 云:‘有千里蓴羹,但未下盐豉耳。’”后因以“陆机蓴”借指家乡特产。 唐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诗:“ 越 桂留烹 张翰 鱠, 蜀 薑供煮 陆机 蓴。”
分類:家乡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