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守  拼音:bù shǒu
1.不能保护、守不住。如:「城池不守」。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金汤非粟而不守,水旱有待而无迁。」《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成都不守,社稷倾崩,司马炎必有吞吴之心。」
2.不遵循、不延续。如:「不守信用」、「不守规矩」。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退不守丘明之传,于丘明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说。」
《国语辞典》:不守本分  拼音:bù shǒu běn fèn
不安于自己的职责,不循规蹈矩。《儒林外史》第七回:「做秀才的人,文章是本业,怎么荒谬到这样地步!平日不守本分,多事可知!」《红楼梦》第四九回:「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著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国语辞典》:不守妇道(不守妇道)  拼音:bù shǒu fù dào
传统认为妇女未遵守应有的行止、品德。如:「无论古今中外,女子不守妇道,男人始乱终弃,都会引来舆论的严厉挞伐。」
《国语辞典》:不守细行(不守细行)  拼音:bù shǒu xì xìng
不拘泥小节。《太平广记。卷四七五。淳于棼》:「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也作「不拘小节」。
《国语辞典》:不守小节(不守小节)  拼音:bù shǒu xiǎo jié
不拘守无关大体的细节。《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是故期于有成,不问所由;论于大体,不守小节。」也作「不拘小节」。
《國語辭典》:魂不守宅  拼音:hún bù shǒu zhái
宅,指躯体。魂不守宅指心神恍惚不定。《三国演义》第一○六回:「何晏视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也作「魂不守舍」、「神不守舍」。
《國語辭典》:魂不守舍  拼音:hún bù shǒu shè
神魂不在人体内。比喻心神恍惚不定。《红楼梦》第九八回:「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官场现形记。第二三》:「贾臬台见了这种女人,虽不至魂不守舍,然而坐在上头,就觉得有点摇幌起来。」也作「魂不守宅」、「神不守舍」。
《國語辭典》:魂不守舍  拼音:hún bù shǒu shè
神魂不在人体内。比喻心神恍惚不定。《红楼梦》第九八回:「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官场现形记。第二三》:「贾臬台见了这种女人,虽不至魂不守舍,然而坐在上头,就觉得有点摇幌起来。」也作「魂不守宅」、「神不守舍」。
《漢語大詞典》:不守恒
见“守恒与不守恒”。
《國語辭典》:神不守舍  拼音:shén bù shǒu shè
神魂不在躯体上。比喻心神恍惚,无法专一。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五。姑妄听之一》:「盖疲困之极,神不守舍,真阳飞越,遂至魂魄与形离,是即鬼类。」《红楼梦》第八七回:「怎奈神不守舍,一时如万马奔驰,觉得神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也作「魂不守宅」、「魂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