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无毒不丈夫(無毒不丈夫)  拼音:wú dú bù zhàng fū
不能心狠手辣就不是大丈夫。《精忠岳传》第五一回:「正合著常言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國語辭典》:学步邯郸(學步邯鄲)  拼音:xué bù hán dān
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却自己本来的面目。参见「邯郸学步」条。晋。桓玄 与释慧远书劝罢道:「今世道士,虽外毁仪容,而心过俗人,所谓道俗之际,可谓学步邯郸,匍匐而归。」《周书。卷四。十七。艺术传。赵文深传》:「后知好尚难反,亦攻习褒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
分類:模仿不成
《漢語大詞典》:一物不成,两物见在(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谓买卖不成功,但双方钱物仍在,俱无损失。《水浒传》第十二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只恁地肯卖便收去了。不肯时,勉强不得。正是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漢語大詞典》:一知半见(一知半見)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清 方以智 《东西均·道艺》:“詎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偶窃一知半见,谓入悟门,便住门限上,登曲録牀,此生不可復下。”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锺提学惺》:“当其创获之初,亦尝覃思苦心,寻味古人之微言奥旨,少有一知半见,掠影希光,以求絶出於时俗。”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任其一知半见,指为妙语,如照萤光,如窥隙日,以为诗之妙解尽在是。”
《國語辭典》:野调无腔(野調無腔)  拼音:yě diào wú qiāng
言语恣肆,谈吐无状。如:「你不要野调无腔的乱说。」
《漢語大詞典》:一家不成,两家现在(一家不成,兩家現在)
常用为说亲不成,但两家关系仍然照常之意。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列公,你道‘两好并一好,爱亲才作亲’;一家不成,两家现在,何至於就糟到如此?”
《國語辭典》:小卖(小賣)  拼音:xiǎo mài
1.饭馆里单独加点的菜肴凉碟。如:「应时小卖」。
2.零售。如:「小卖商」。
《漢語大詞典》:斜拱
轴线不垂直于其面的拱
侧壁与面不成直角的拱
《漢語大詞典》:邂逅不偶
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汉 王充 论衡·定贤:“ 荆軻 入 秦 之计,本欲劫 秦王 生致于 燕 ,邂逅不偶,为 秦 所擒。”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夫亲遇明主,千説悟意,九筵之室可陛而登,屡省之歌可颺而賡也,尚邂逅不偶;况一夫之取捨,何足动心乎。”
《国语辞典》:难买难卖(难买难卖)  拼音:nán mǎi nán mài
交易时买不成,卖也不成。比喻故意刁难。如:「每次要你帮忙,就讨价还价,难买难卖的,真麻烦!」
《国语辞典》:破碎支离(破碎支离)  拼音:pò suì zhī lí
形容事物零乱,不成整体。如:「每当她极度气愤时,习惯将东西摔得破碎支离,来发泄情绪。」也作「支离破碎」。
《国语辞典》:国将不国(国将不国)  拼音:guó jiāng bù guó
国家将要不成为国家。比喻国家将亡。《孽海花》第三二回:「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呢!」
《国语辞典》:后加成分(后加成分)  拼音:hòu jiā chéng fèn
语言学名词,指独立不成词,但附在词干后,能构成新词或改变语法意义的词缀。前者如「现代化」、「规范化」的「化」,后者如「咱们」、「他们」的「们」。
《国语辞典》:矜功不立  拼音:jīn gōng bù lì
自以为能立大功则功必不成。《战国策。齐策四》:「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国语辞典》:打虎不著,反被虎伤(打虎不著,反被虎伤)  拼音:dǎ hǔ bù zháo,fǎn bèi hǔ shāng
比喻消灭坏人不成,反而受到伤害。《精忠岳传》第一三回:「打虎不著,反被虎伤,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