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覆窠体(覆窠體)
旧时对不拘韵律的通俗诗的戏称。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覆巢俳体打油钉铰》:“《太平广记》有仙人 伊周昌 ,号 尹风子 ,有《题茶陵县》诗云:‘ 茶陵 一道好长街,两边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鎚芒织草鞋。’时谓之‘覆窠体’。 江 南呼浅俗之词曰‘覆窠’,犹今云‘打油’也。 杜公 谓之‘俳谐体’。”参见“ 覆窠谈 ”。
《國語辭典》:昏天黑地 拼音:hūn tiān hēi dì
1.光线昏暗,无法辨别方向。《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鬼帅再变五色云雾,昏天黑地。真人变化一轮红日,升于九霄。」《东欧女豪杰》第五回:「忽然街上的电灯不知为著什么原故,霎时间全行熄灭,变了一个昏天黑地的世界。」
2.神智迷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郑蕊珠昏天黑地,不认得这条路是那里?离家是近是远?」《文明小史》第五二回:「翻译说完了,饶鸿生气得昏天黑地。」
3.形容人行为放荡,生活靡烂。《歧路灯》第一○○回:「亲戚除了你家,别哩俱是昏天黑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他倘是有点出息的,就应该出来张罗打点了;他却还是昏天黑地的,一天到晚,躲在赌场妓馆里胡闹。」
4.形容秩序混乱。《糊涂世界》卷二:「接著摆桌子开席,猜拳行令,闹了个昏天黑地。」
5.形容社会黑暗。如:「腐败的官员把社会搞得昏天黑地。」
2.神智迷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郑蕊珠昏天黑地,不认得这条路是那里?离家是近是远?」《文明小史》第五二回:「翻译说完了,饶鸿生气得昏天黑地。」
3.形容人行为放荡,生活靡烂。《歧路灯》第一○○回:「亲戚除了你家,别哩俱是昏天黑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他倘是有点出息的,就应该出来张罗打点了;他却还是昏天黑地的,一天到晚,躲在赌场妓馆里胡闹。」
4.形容秩序混乱。《糊涂世界》卷二:「接著摆桌子开席,猜拳行令,闹了个昏天黑地。」
5.形容社会黑暗。如:「腐败的官员把社会搞得昏天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