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雪霜姿
(1).霜雪般的姿容。 宋 辛弃疾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词:“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脣,一半点胭脂。”
(2).花木不畏严寒的姿态。 唐 薛涛 《酬人雨后玩竹》诗:“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唐 文丙 《新栽松》诗:“可怜同百草,况负雪霜姿。” 宋 苏轼 《定风波·咏红梅》词:“偶作小红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
(3).比喻人高洁坚贞的品质。 唐 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诗:“ 谢客 纔为别, 陶公 已见思,非关口腹累,自是雪霜姿。”
《國語辭典》:大胆(大膽)  拼音:dà dǎn
1.不畏怯。《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亏大爷、二爷好大胆还敢进去!若是我们,就杀了也不敢进去。」
2.斗胆,有冒昧之意的谦词。《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只张武大出去了,便走过后门来叫道:『娘子,老身大胆。』」
3.金门群岛中靠近最前线的一个孤岛,为国军坚守的阵地。
《漢語大詞典》:戴头(戴頭)
(1).戴物于头。汉书·东方朔传“ 朔 曰:‘昰寠藪也’” 唐 颜师古 注:“寠藪,戴器也,以盆盛物戴於头者,则以寠数荐之……《杨惲传》云:‘鼠不容穴,衔寠数也。’盆下之物有饮食气,故鼠衔之。” 清 钱谦益 《三良·段贤良含素》诗:“奔窜咸戴头,迎降多屈膝。” 清 陈维嵩 《氐州第一·鼠对》词:“带月啼梁,乘夜发屋,戴头人立而语。”
(2).犹言捧着脑袋。谓不畏强暴,不怕杀头。新唐书·段秀实传:“ 晞 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刺酒翁,坏酿器。 秀实 列卒取之,断首置槊上,植市门外。一营大譟,尽甲……﹝ 秀实 ﹞至 晞 门下,甲者出, 秀实 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头来矣。’”
《國語辭典》:鲁男子(魯男子)  拼音:lǔ nán zǐ
鲁国有一男子,独住一屋,一夜暴风雨,邻居寡妇的房舍坏了,便前往鲁男子住处,欲借宿一夜,鲁男子毅然拒绝她。见《诗经。小雅。巷伯》。后泛称不受女色诱惑的男子。《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那鲁男子既知不及,风雪之中,就不肯放妇人进门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深夜美人来至,遮莫是柳下惠、鲁男子也忍耐不住,怎教我不动心?」
《漢語大詞典》:刚吐(剛吐)
谓不畏强暴。语出《诗·大雅·烝民》:“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唐 司空图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诗之一:“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
分類:不畏强暴
《漢語大詞典》:行鹢(行鷁)
即行船。旧时船头画鹢鸟,以示善翔而不畏风。 宋 梅尧臣 《送谢寺丞新赐及第赴扶沟宰》诗:“行鷁路非遐,双旗风欲展。”
《漢語大詞典》:傲死
倨傲而不畏死。《商君书·修权》:“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
分類:倨傲不畏
《国语辞典》:浴血奋战(浴血奋战)  拼音:yù xuè fèn zhàn
不畏牺牲,极力战斗,虽全身是血,仍不退缩。形容战况惨烈,奋战到底。
《漢語大詞典》:亡秦三户
史记·项羽本纪:“夫 秦 灭六国, 楚 最无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 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清 无名氏 《陆沉痛·城温》:“好好少年,何妨作亡 秦 三户!” 古直 《吊杨笃生先生》诗:“曾把心香爇到君,亡 秦 三户识雄文。”参见“ 三户亡秦 ”、“ 三户謡 ”。
《國語辭典》:危言危行  拼音:wéi yán wéi xìng
言行举止均正直不阿。《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國語辭典》:握炭流汤(握炭流湯)  拼音:wò tàn liú tāng
手握炭火,足探沸水。比喻极为勇敢强悍。《文选。陆倕。石阙铭》:「于是流汤之党,握炭之徒,守似藩离,战同枯朽」句下李善注引《六韬》:「纣之卒,握炭流汤者十八人。」
《国语辞典》:欺霜傲雪  拼音:qī shuāng ào xuě
不畏冰冷的霜雪。形容坚毅不屈的精神。元。戴善甫《玩江亭》第一折:「如麝如兰香喷喷,端的有欺霜傲雪的精神。」《孤本元明杂剧。长生会。第三折》:「俺端的欺霜傲雪志清高,看岩前斗巧,不比蓬蒿。」
《国语辞典》:冒险犯难(冒险犯难)  拼音:mào xiǎn fàn nàn
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如:「实现理想,除了详细的规划外,有时还要有冒险犯难的精神。」
《国语辞典》:摔打砸拉  拼音:shuāi dǎ zá lā
1.不避挫辱,不畏艰难。如:「他是个摔打砸拉的人,不会轻言放弃。」
2.非常泼辣的样子。如:「他这人摔打砸拉,甚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
《国语辞典》:死不旋踵  拼音:sǐ bù xuán zhǒng
1.比喻意志坚定,不畏艰难。《战国策。中山策》:「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2.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宋。吕祖谦〈管仲言宴安〉:「酖入人之口,裂肝腐肠,死不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