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倚歌箫客
 
吹箫有约
 
天地一蜉蝣
 
客有洞箫者
 
洞箫听罢
 
与客泛舟赤壁
 
苏子扁舟
 
赤壁洞箫
 
馀音不绝如缕


《苏轼文集》卷一〈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淩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若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国语辞典》:不绝(不绝)  拼音:bù jué
1.持续不断。如:「不绝如缕」。汉。邹阳〈上书吴王〉:「死者相随,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红楼梦》第三八回:「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绝。」
2.不亡灭。《汉书。卷四。文帝纪》:「子孙继嗣,世世不绝,天下之大义也。」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嗟乎!余国之不亡也,绵绵连连殆哉!世之不绝也。」
《国语辞典》:不绝口(不绝口)  拼音:bù jué kǒu
不住口、不离口。《三国演义》第四回:「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西游记》第二四回:「指著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的乱骂。」
分类:不离
《漢語大詞典》:贞不绝俗(貞不絶俗)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后汉书·郭太传:“或问 汝南 范滂 曰:‘ 郭林宗 何如人?’ 滂 曰:‘隐不违亲,贞不絶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唐 朱敬则 《北齐文宣论》:“亦有贞不絶俗,隐不违亲,冥默园林,卷舒人事。” 唐 独孤及 《唐故河南府法曹参军张公墓表》:“贞不絶俗,以忘机为心。”
《國語辭典》:赞不绝口(讚不絕口)  拼音:zàn bù jué kǒu
口中不停的称赞。如:「客人对妈妈的烹饪技术赞不绝口。」
分類:称赞
《漢語大詞典》:赞口不绝(贊口不絶)
见“ 赞不絶口 ”。
《國語辭典》:赞不绝口(讚不絕口)  拼音:zàn bù jué kǒu
口中不停的称赞。如:「客人对妈妈的烹饪技术赞不绝口。」
分類:称赞
《國語辭典》:滔滔不绝(滔滔不絕)  拼音:tāo tāo bù jué
形容说话连续而不间断。《荡寇志》第三二回:「张继问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覆议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张继一毫不懂,连声称是而已。」也作「滔滔不竭」。
分類:滔滔不绝
《國語辭典》:滔滔不竭  拼音:tāo tāo bù jié
滔滔,波浪滚滚流动,连续不断的样子。滔滔不竭形容说话一句接著一句,连续而不曾间断。《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汉宗庙乐舞辞。积善舞》:「饮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也作「滔滔不断」、「滔滔不尽」、「滔滔不绝」。
《国语辞典》:天不绝人(天不绝人)  拼音:tiān bù jué rén
上天不会断绝人的生机,表示仍有希望的意思。如:「失败了不气馁,天不绝人,终究有成功之日。」《老残游记》第一回:「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
《國語辭典》:香火不绝(香火不絕)  拼音:xiāng huǒ bù jué
不断有人烧香参拜。《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至今黔陕之间,香火不绝。」也作「香火不断」。
《國語辭典》:香火不断(香火不斷)  拼音:xiāng huǒ bù duàn
不斷有人燒香參拜。《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總之,無論怎樣,我一定還你個香火不斷的地方就是了。」也作「香火不絕」。
《国语辞典》:念不绝口(念不绝口)  拼音:niàn bù jué kǒu
口中不停的称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官司完了,同凤四老爹回到家中,念不绝口的说道:『老爹真是我的重生父母,再长爹娘,我将何以报你!』」
分类:不停称述
《国语辞典》:连绵不绝(连绵不绝)  拼音:lián mián bù jué
连续不断。如:「从此处望去,连绵不绝的山峰,迷濛缭绕的云雾,形成十分美丽的景致。」
《国语辞典》:绵延不绝(绵延不绝)  拼音:mián yán bù jué
延续不断。如:「我们应该尽量保存优良的传统,使它绵延不绝。」明。薛瑄〈跋李氏族谱后〉:「譬之沼沚,寻尺之水,决而引之,不终日而竭矣,尚何望其绵延不绝,愈远而愈盛乎?」
《国语辞典》:绵绵不绝,缦缦奈何(绵绵不绝,缦缦奈何)  拼音:mián mián bù jué,màn màn nài hé
绵绵、缦缦形容广远不绝。「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比喻祸生于微,不防微杜渐,则后有大患。《战国策。魏策一》:「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
《国语辞典》:香烟不绝(香烟不绝)  拼音:xiāng yān bù jué
形容香火鼎盛。《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一条街有七八里路,点得像一条银龙,一夜的亮,香烟不绝,大风也吹不熄。倾城士女都出来烧香看会。」
《国语辞典》:源源不绝(源源不绝)  拼音:yuán yuán bù jué
形容连续不断。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四。风俗。种羊》:「待其大而食之,次年如前法又种,源源不绝。」
分类:连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