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调(不調)
(1).不协调。汉书·元帝纪:“阴阳不调,黎民饥寒。”后汉书·章帝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饉屡臻。”
(2).特指音调不和谐。韩非子·难三:“且 中期 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 中期 之任也。”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3).与人合不来。《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王逸 注:“调,和也……恐不知於俗而见憎於众也。”
《漢語大詞典》:不调(不調)
(1).未得升迁。汉书·张安世传:“有郎功高不调。” 颜师古 注:“调,选也。”
(2).犹言不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 宋 王禹偁 《谢赐侄男大理评事表》:“伏以法寺美官,圣朝好爵,凡云选授,必择器能。岂期不调之材,遽忝起家之命。”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如子弟不调,或在襄邑作过逃来,即发遣他去,恐相负累,请仔细相度。”
《国语辞典》:不调匀(不调匀)  拼音:bù tiáo yún
1.不加以拌匀。如:「这油漆不调匀,怎么用?」
2.不平均。如:「听著丈夫不调匀的鼻息,她才发现屋子里睡不著的不只她一个人。」
《國語辭典》:不调贴(不調貼)  拼音:bù tiáo tiē
1.不顺从、不服贴。《醒世姻缘传》第九一回:「恰好是后娶的不贤良继母,待那前窝里不调贴的子女一般。」
2.不协助、不撮合、作梗。《董西厢》卷八:「想太君,情性劣,往日誇㑳共撇。陡恁地不调贴,把恩不顾,信无徒汉子他方说,便把美满夫妻,恩情都断绝。」
《國語辭典》:琴瑟不调(琴瑟不調)  拼音:qín sè bù tiáo
1.比喻夫妻不和。《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泾阳君与洞庭外祖,世为姻戚,后以琴瑟不调,弃掷少妇,遭钱塘一怒,伤生害稼,怀山襄陵。」《幼学琼林。卷二。夫妇类》:「琴瑟不调,夫妻反目之词。」也作「琴瑟失调」。
2.比喻施政不当。《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國語辭典》:不适(不適)  拼音:bù shì
不舒服、不舒畅。唐。李商隐 登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國語辭典》:不和  拼音:bù hé
1.不符。《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仲翔高亮,性不和物。」
2.不和睦、不融洽。《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魏帅与许帅刘昌裔不和,要隐娘去取他首级。」《红楼梦》第六一回:「谁知和他母女不和的那些人,巴不得一时撵出他们去。」
《國語辭典》:内伤(內傷)  拼音:nèi shāng
1.中医指因身心过劳、饮食不适及七情六欲所导致的病症,相对于外感而言。《汉书。卷三○。艺文志》:「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2.在伤科学上指跌、仆、捶、击等导致内脏、气、血、经络损伤。相对于外伤而言。
3.心中悲痛。《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传。高宗孝贤纯皇后传》:「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唐。杜甫〈入衡州〉诗:「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
《漢語大詞典》:枘方
“枘凿方圆”的省语。比喻不调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切韵之动,势若转圜,讹音之作,甚於枘方;免乎枘方,则无大过矣。”
分類:不调调协
《國語辭典》:失黏  拼音:shī nián
近体诗之平仄律,二句与三句、四句与五句、六句与七句大抵相同,称为「黏」。不遵守这种格律者,称为「失黏」。
《漢語大詞典》:避年
中医学名词。指月经不调,一年行一次。《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月经之常》:“月经,三旬时一下,两月并月,三居经,一年一至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经。”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有一年一行,是谓避年。”
《漢語大詞典》:泰羹
不调五味的肉汁。古代祭祀时用。仪礼·士虞礼:“泰羹湆自门入,设于鉶南。”《淮南子·诠言训》:“席之先雚蕈,樽之上玄樽,俎之先生鱼,豆之先泰羹,此皆不快於耳目,不适於口腹,而先王贵之,先本而后末。” 高诱 注:“泰羹,不调五味也。”
《国语辞典》:法律审(法律审)  拼音:fǎ lǜ shěn
为相对于「事实审」的概念,指终审法院不调查事实,以前审判决所确定的事实为基础,判断其所适用的法令有无错误。例如刑事诉讼程序中,第三审为法律审。
《漢語大詞典》:枘凿方圆(枘鑿方圓)
比喻不调协,扞格不入。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弃官就辟》:“一官寥落误儒绅,枘凿方圆迕世情。” 清 钱谦益 《续次敬仲韵》之二:“毕箕风雨难凭準,枘凿方圆费弥缝。”参见“ 枘凿 ”。
分類:不调调协
《國語辭典》:枘凿(枘鑿)  拼音:ruì zuò
榫头和卯眼。语本《楚辞。宋玉。九辩》:「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而难入。」器物上的榫头为方、卯眼为圆,或榫头为圆、卯眼为方则无法接合。故以枘凿比喻互相抵触而不相容。《新唐书。卷一四三。高适传》:「而言利者,枘凿万端。」
分類:榫头卯眼
四大不调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人身自地水火风四大而成,此四大之调和若缺,则生四百四病。最胜王经五以四蛇喻四大。(参见:四蛇)
【佛学常见辞汇】
谓身体上地水火风不调和,系生病的别名。
四蛇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喻地水火风之四大也。仁王经下曰:「识神无形,假乘四蛇,无明保养,以为乐车。」智度论十二曰:「箧中有四蛇,王敕罪人令看礼养育。(中略)四毒蛇者,四大。」最胜王经曰:「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于此四种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沈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背违众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