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谋(不謀)  拼音:bù móu
1.不商量。晋。刘琨〈劝进表〉:「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母夜叉见翁怒骂,恨其不谋,徐谢过不遑。」
2.没有想到。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藐尔诸孤,朝不谋夕。」《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我不谋与汝杀郎君,今且若何!」
3.不求。《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晋。陆机〈演连珠〉诗五○首之一二:「忠臣率志,不谋其报。」
4.不筹划。《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高级汉语词典》:裔不谋夏
夷狄不可侵乱华夏
《国语辞典》:疏不谋亲(疏不谋亲)  拼音:shū bù móu qīn
关系疏远的人不能图谋干预关系亲近的人。汉。刘向《说苑。卷二。臣术》:「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
《國語辭典》: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拼音:bù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
本身不担任某职位,则不过问该职位的相关事务。《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汉书。卷六七。杨胡朱梅云传。梅福》:「臣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职也,位卑而言高者,罪也。」
《漢語大詞典》:不谋同辞(不謀同辭)
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后汉书·祭祀志上:“羣下百僚,不谋同辞。” 晋 刘琨 《劝进表》:“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武王 ﹞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 孟津 ,亦曰 盟津 。”
《國語辭典》:不谋而合(不謀而合)  拼音:bù móu ér hé
事先未经商量,而意见、行为却一致。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诗人用意,有不谋而合者。」也作「不谋而同」。
《國語辭典》:不谋而同(不謀而同)  拼音:bù móu ér tóng
没有经过商量,见解、行为却一致。《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唐。韩愈〈请上尊号表〉:「天人合愿,不谋而同。」也作「不谋而合」。
《國語辭典》:朝不谋夕(朝不謀夕)  拼音:zhāo bù móu xì
早上无法为晚上的事预先谋画。比喻情况危急,不能作长久的打算。《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库款支绌,朝不谋夕如何周转得来呢?」也作「朝不图夕」、「朝不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