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费(不费)  拼音:bù fèi
不必花费。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木马不能行,亦不费食,骐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汝不费半箭之功,坐得徐州!」
《国语辞典》:不费力(不费力)  拼音:bù fèi lì
比喻很容易。如:「我来执行这个企划案不费力。」《三国演义》第五一回:「二处城池,全不费力,皆属刘玄德矣。」《文明小史》第三○回:「我们师爷荐个家人丝毫不费力的。」
《漢語大詞典》: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踏破草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漢語大詞典》: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比喻平日有心求之而不得,忽一朝无意而得之。 宋 夏元鼎 《绝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则除这般,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封神演义》第三五回:“晁田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正要擒反叛解往 朝歌 ,你今来的凑巧。’”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部第二章:“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俺找得你们好苦呀!”亦作“ 踏破铁鞋无觅处,算来全不费工夫 ”、“ 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相公住手,有登科记在此。”
《漢語大詞典》:踏破铁鞋无觅处,算来全不费工夫(踏破鐵鞋無覓處,算來全不費工夫)
见“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国语辞典》:施而不费(施而不费)  拼音:shī ér bù fèi
加惠于他人而自己又无所耗费。参见「惠而不费」条。《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广而不宣,施而不费。」
《国语辞典》:毫不费力(毫不费力)  拼音:háo bù fèi lì
一点也不花费力气,形容轻松容易。如:「这次任务对他而言,真是易如反掌,毫不费力。」
《國語辭典》:惠而不费(惠而不費)  拼音:huì ér bù fèi
加惠于人而己又无所耗费。语出《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比喻空口说白话,做顺水人情。明。徐渭《绣襦记》第一○出:「这叫做痴客劝主人,惠而不费。」《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这是惠而不费的,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也作「施而不费」。
分類:施惠耗费
《國語辭典》:不费吹灰之力(不費吹灰之力)  拼音: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连吹灰般微小力量都可不必花费。如:「对我来说,给来宾导览太容易,不费吹灰之力。」《老残游记》第一七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一定妥当的,所以就迷迷价笑。」《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几个土匪,若要平他,不费吹灰之力。」
分類:办事容易
《漢語大詞典》:不费之惠(不費之惠)
白白得到的好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一条毛巾或两刀稿纸什么的,难道他自己不会去买,而必定托我去?这里就有文章!可是,咱们也会做文章!一条毛巾或两刀稿纸,咱们还能没地方去‘拿’?拿来送给他,这就叫不费之惠!我要连这个小过门都不会,还当什么庶务?”
分類:白白好处